有文学
这里有好看的文学小说推荐

主人公新君史可法桂王小说我在明末夺疆土在线全文阅读

小说《我在明末夺疆土》推荐大家一读,这本小说的作者是白色孤岛,主角是新君史可法桂王。主要讲述了:夜幕降临,长江波光粼粼,南京城亮起了万家灯火。史可法作为南京留都的兵部尚书,现在几乎大明朝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他的身上。他风尘仆仆的赶回南京商议迎立之事,经过与朝廷大员们大半日的争论,最终决定迎立桂王朱常…

主人公新君史可法桂王小说我在明末夺疆土在线全文阅读

《我在明末夺疆土》精彩章节试读

第25章

夜幕降临,长江波光粼粼,南京城亮起了万家灯火。

史可法作为南京留都的兵部尚书,现在几乎大明朝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他的身上。

他风尘仆仆的赶回南京商议迎立之事,经过与朝廷大员们大半日的争论,最终决定迎立桂王朱常瀛。

毕竟桂王朱常瀛无论是贤明还是轮序,虽都不突出,却也沾一点边。

现在大明朝正是风雨飘摇之际,内部已经经不起折腾和动荡了。

史可法同意拥立桂王朱常瀛为新君,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桂王朱常瀛为新君的话,无论是朝廷东林党还是地方统兵大将,都能勉强的接受。

在史可法看来,桂王为新皇帝,这是各方势力综合博弈的一个结果。

“你们礼部一定要在两三日内准备好乘舆法物,将桂王殿下迎到留都来。”

在朝廷大员们散去后,史可法又将礼部的侍郎钱谦益留下,让他全权负责此次的迎立的事情。

“史部堂放心,我会亲自负责此事。”

礼部侍郎钱谦益实际上是朝廷的老资格了,甚至是东林党的魁首。

只是当初受到崇祯皇帝任命的内阁首辅周延儒的排挤,这才失落的发落到南京来了。

谁知道风水轮流转,北京沦陷,他这个被发落到这边的人,反而又成为了权力核心之一。

他虽对桂王朱常瀛也不怎么感冒。

可是立桂王朱常瀛为新皇帝,总比迎立与他们东林党有仇怨的福王朱由崧要好。

只要这一次迎立成功,他们就有了定策从龙之功,以他的资历和威望,入内阁应该不难。

他因此对这一件事也是相当的积极,这可是他重新崛起的一个极好契机。

“那好,这一件事就交给你了,现在朝廷急需新君稳定大局,耽误不得。”

桂王朱常瀛现在可远在千里之外的桂林避难呢。

当初李自成的大顺军进攻衡阳的时候,他就逃到西南的桂林去了。

估计躲在广西的桂王朱常瀛自己也压根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新皇帝的议定人选……

“史部堂,漕运总督有塘报送来。”

当史可法还在和礼部侍郎商议去千里之外的广西迎立桂王朱常瀛为新皇帝的时候,有兵部的官员拿着一封信求见。

现在北面的情况不明,扼守两淮的漕运总督路振飞成为了顶在最前线的人。

前些日子京师沦陷,崇祯皇帝死亡的消息,还是路振飞第一时间向南京通报的。

现在路振飞那边有塘报送来,无疑让史可法这位兵部尚书心里也是一咯噔。

是不是李自成的大军打过来了?

他火急火燎的接过了塘报,拆开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只是他看完后,面色变得有些凝重。

“是不是闯贼南下了?”

看到史可法的面色不好看,礼部侍郎钱谦益也是关切地询问起来。

“信中说闯贼还停留在京辅地区,倒是没有南下。”史可法道。

实际上现在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后,忙着追赃助饷和准备再举行一次登基仪式呢。

他在陕西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也称皇帝了。

只是战事比较紧急,没有举行一个正规的登基仪式。

现在占领北京,灭亡了大明朝廷,他觉得时机成熟了,正在筹备这个事情呢。

“那是何事?”

钱谦益听闻不是李自成打过来了,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

只要大顺军不打过来,其他的一切都好说。

“路府台建言拥立福王殿下。”

史可法将塘报信件递给了一旁的礼部侍郎钱谦益。

“啊?”

钱谦益也是满脸的错愕。

他接过了信件,很快就将其浏览完毕。

“路府台糊涂啊。”

钱谦益看到对方竟然建拥立福王,他也是忍不住的责备了起来。

“福王殿下嗜酒如命,性格暴戾,一旦成为新君,何以服众?有何能力整顿军兵,为先帝复仇?”

在钱谦益看来,福王朱由崧那就是一个扶不上墙的废物。

本来就和他们东林党有仇怨,自然不愿意让这么一个废物成为新皇帝。

现在路振飞竟然说什么长幼轮序,要建言福王为新君,他对这位漕运总督的印象也是变得极差。

“不用理会他,他区区一个地方的督抚,还没权力妄言新君的事情。”

钱谦益将塘报信件还给了史可法后,愤愤地道。

“他毕竟是巡抚淮扬,漕运总督,麾下不仅仅有数万漕军,还有数万征募的团练乡兵,一旦闯贼南下,还需要他扼守两淮呢。”

钱谦益建议对路振飞不予理会,可是史可法却不能这么做。

现在局势危急,有兵的就是大爷。

路振飞现在也算是地方的实力派,要是对他的意见充耳不闻的话,一旦他心里不爽,直接投了闯贼,那岂不是更糟糕?

一旦两淮失守,那南京就将直面闯贼的兵锋了。

“我这就去信一封,劝说他改变主意。”

史可法为了避免在拥立的事情上造成内讧的事情。

所以决定亲自写信去劝说路振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其说服。

“笔墨纸砚伺候。”

史可法现在也是感觉到心累啊。

这些天一直在外边奔波征调各处的兵马布防,现在又要为拥立的事情操心费力。

“史部堂,凤阳总督有信送来。”

当史可法还没给路振飞这位漕运总督将劝说的信写完,又有一份加急的信送了过来。

这一次不是路振飞的信,而是另外的一个实权人物,凤阳总督马世英。

凤阳那可不是一般的地方。

那可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故乡,也是部分皇陵所在地,又称之为中都。

在大明朝,凤阳那可是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马世英作为凤阳总督,自然也是官小权大。

虽是地方的督抚一级,可是却节制着刘泽清,高杰,黄得功等诸多统兵大将。

史可法自然不敢怠慢,将凤阳总督马世英的信件拆开看。

可是当他看完后,面色也是阴沉如水。

原因无他,马世英这个家伙,竟然反水了。

前两日,当初他亲自去信和马世英商议立新君的事情。

人家马世英的回答是,一切听他史部堂的。

可是现在呢。

竟然扬言福王颇受百姓爱戴,觉得福王朱由崧当为新君……

这不是耍他吗?

史可法放下了信件,双手背在身后,心绪不宁的踱步思索着对策。

马世英麾下的刘泽清,高杰,黄得功等部的兵马加起来可是有数十万的,那可不是一股小力量。

现在马世英要拥立福王朱由崧,路振飞这个漕运总督也要拥立福王朱由崧。

他们南京的决议却是去拥立桂王朱常瀛……

现在就出现问题了,一旦他们坚持决议的话,势必导致一场火拼。

驻守武昌的左良玉还是听朝廷的,麾下还有十余万兵马,这是朝廷可以征调使用的。

可是马世英,路振飞麾下的兵马却也不弱,一旦打起来的话,朝廷不一定能够打的赢。

纵使是他们打赢了,那对于大明而言,也会损失巨大,最后会让闯贼坐收渔利。

想到这个问题,他就感觉到头大。

这些地方督抚,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呢?

“速召各部诸公到我这里来。”

史可法自己一个人难以决断这个事情。

所以他不得不再次的去请南京六部的大员们商议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小说《我在明末夺疆土》试读结束!

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