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学
这里有好看的文学小说推荐

疯丟子的小说《战起1938》书评,入选过茅盾文学奖

一般来说,网络小说设定的穿越者基本秉承大杀四方的态势,读者阅读小说,就是想将现实生活中的遗憾在小说中圆满。但《战起1938》注定让大多数人失望了,它是将悲剧、苦痛、折磨活生生地撕裂在你的面前。

简单来说,《战起1938》立足于二战欧洲战场,以女主人公秦恬的穿越为诱因女主在一片混乱中来到犹太人的地区,又辗转来到波兰,接替哥哥在五星级酒店里服务,还渐渐意识到自己是汉语英语法语德语波兰语的复合型人才。在这里,女主遇见了对中国格外注意的男主奥古,并若有若无庇护于他,还有一见面就把自己同伴打伤残了的纯粹的德国军人海因茨,见证了犹太人惨烈遭遇,在战火四溢中体验了失去朋友的悲哀与无奈。奥古所展现的对中国的了解终于让女主意识到了什么,在开往巴黎的火车开动的那一刻,俩人才终于互认身份——都是穿越者!然后即是分别。

因为奥古和海因茨之便,女主坐上这辆火车,也因为他们,女主这个长于法国的中国人身份沾上了麻烦,辗转再辗转中间一度远离巴黎,身边又有人离去,再一次直观感受战争,甚至差点被人得手如果不是海因茨的那把枪的话,女主终于跋涉到了巴黎,与父母相聚,暂时得以安逸。奥古和女主终于以一种他乡故人的身份相遇,也因为女主而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灵魂是一个中国人,一个有良知,知道德国如何走向的人。俩人在战争的聚少离多中终于认定。海因茨,奥古的发小,这个时不时就出现在男女主周围的人,奥古从小到大一直潜移默化想影响他的思想而尚未成功的对象,因为女主的出现,对希特勒的崇拜思想竟然松动了!男女主之间古怪的默契,女主一次又一次在海因茨看起来愚蠢的多事,每一次的接触都在瓦解军人海因茨的信仰。

1944年,三个人先后都去了战场,奥古失联了,海因茨去了东线,女主随着红十字以护士身份来到前线,阴差阳错也去了东线,与海因茨相遇,这一次海因茨终于知道女主的秘密。在炮火中,废墟下,海因茨吻了女主,女主告诉他“活下去。”最终战争结束,女主见到了最初给到自己温暖从中国战场回来的哥哥,五年后,女主等到了男主,二人结婚生了一男一女,又五年后,二人等到了满身病痛没了一只眼的海因茨。

在《战起1938》之中,无论是波兰人民惨烈的抗争,还是希特勒身为领袖颇具蛊惑的领导能力,抑或是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暴行,党卫军秘密警察的残暴,还是苏联攻占柏林后的惨烈。疯丢子都是借女主角秦恬的眼睛客观叙述,注重历史的真实性,而非作者的主观感受。同样的,秦恬在知晓大致历史轨迹发展这一金手指下,还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事件发生的无力感,个体亲历的痛苦,都透露着一种大势之下个体只能随波逐流的无力感。无论胜负都如血一般刺目,每一场战争背后都是无数尸山血海的堆砌,加上无数像海因茨一样忠诚战士的痛苦,混合上普通人的不幸。在疯丢子笔下,战争是涩的,苦的,痛的!

但相比战争的涩,苦与痛,为什么无数个海因茨会在元首的挥手下前进,为什么那时的人们明知战争的残酷仍旧选择了战争,或许更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