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学
这里有好看的文学小说推荐

姜囡顾伯懿小说在哪里可以看

古代言情小说团宠:小农女的进阶路的作者是如水浅吟,本书的男女主角是姜囡顾伯懿。简介:众人屏住呼吸,屋子里静悄悄的,都在等待能否有好的结果。连姜三郎都忍痛站在床边,安静的看郭郎中诊脉,神情里充满了悲伤。空气中凝聚着窒息的味道……过了好一会,郭郎中捻了捻胡须,收起脉枕,众人才又围…

姜囡顾伯懿小说在哪里可以看

团宠:小农女的进阶路》第6章 抓药看病

众人屏住呼吸,屋子里静悄悄的,都在等待能否有好的结果。连姜三郎都忍痛站在床边,安静的看郭郎中诊脉,神情里充满了悲伤。

空气中凝聚着窒息的味道……

过了好一会,郭郎中捻了捻胡须,收起脉枕,众人才又围了上去。还是老金头开口问:“郭郎中,我二弟情况如何?”

“情况不容乐观,这两条腿砸断了,不能立刻接骨,再来年龄大了,脏腑也有受压出血情况。”郭郎中一脸无奈的摇摇头。

众人一听,心都凉了。

“那我爹还能治好吗?”姜之花眼泪簌簌,哽咽的问。

“除非先用人参吊着,配着上好药方,如果脏腑出血好转或许还有救了。只是,这参……”参太昂贵了,普通人家哪里吃的起呢?

本就刚忍住哭泣的姜之花再次嚎啕大哭起来,旁边的姜三郎虽然不说话,可是姜囡能看到他的拳头握的紧紧的,从低着的脑袋都能看到眼泪悄悄的滴落下去,恐怕这个家里听到这话,最伤心的难过的也要算上他一个,谁让二爷爷是为了救他才受伤的呢?

“她娘,你跟老三回去,把卖粮的钱都拿出来给老三,跑一趟镇上药铺买参回来,能买多少买多少,先让二弟吃着。”

陈老太吃惊的看向老金头,可到嘴边的话终究说不出来,慢慢又咽了回去,还是由姜之南搀着跟姜万山回去了。

“多谢大伯有心了。”姜之花听了自家大伯的话,情绪稍微好些了,这才让郭郎中再去看看晕过去的老娘李氏。

姜万河和何氏都从田里赶回来,大概也是听到一些风声,进门后悄悄拉着三郎,何氏抱着他低低呜咽。

李氏幽幽转醒,听说姜大银还有救,情绪就好了不少。自从儿子走后的几年,精神状态一直不好,身体也是时好时坏。

姜大银因伤情比较重,还处于昏迷状态,郭郎中开了药让姜得标跟着去抓回来。

走时,顺便看了姜三郎的腿,皮外伤,也开了药,可是姜三郎说,他不吃药,药钱用来买参给二爷爷吃。说的话着实让人心疼,不过,老金头还是让开点外用的药,不然伤口化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老金头见都安排好,这才回家去,姜万山已经去镇上了。

众人都聚在堂屋,连去镇上给姜万贵送换洗衣服的邵氏也回来了,大概也是听姜桃说了,这会拉着何氏在一旁悄声询问。

“大家都知道这次你们的二爷爷是为了咱家的三小子,才遇到这个劫难,不管如何,我们都不能放任不管。你们认为呢?”

老金头盘腿在炕上眉头紧锁的看着下面的儿孙们。

见大家都不吭声,姜万河道:“爹,二爷一直对我家多有帮扶,别说这次是为了救三儿,就算不是我们也不会袖手旁观。”

老金头欣慰的点点头:“老二说的在理,做人还是得凭良心,这次你们二爷爷为了三儿算是豁出命了,这个恩情我们要记下来。以后的情况还不得知,但是至少现在得想法子用参给他吊个命,不然有药也晚了”

邵氏一听要持续用参,不由着急道:“爹,参可贵了,咱们家也没有那么多钱买参啊。?”

“老大媳妇,我也正准备跟你说这事,你看看能不能回去跟亲家商量商量,借一点?等这季粮食出来就还。”

邵氏犹豫了,虽然自家在镇上开个小杂货铺,但是地方偏僻些,生意也是不温不火,平时偶尔接济一下她,可要借钱不知能借多少?

“爹,媳妇明天就回去试试,看能借多少。可是……咱们家这次卖粮也是为了大郎和小叔读书准备的,现在怎么办?”

这个问题让老金头眉头皱的恨不得夹死只苍蝇,再卖粮,家里的口粮都不够了,熬不到夏收。

“老大家的,家里条件你也是知道,供养两个读书人比较困难,昨天卖粮也是为了能让两个孩子叫上这季束脩。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得已时舍下哪个都心疼,但是今天话我也放在这里,但凡还有一线可能,就先紧着大郎读。”

听了老爷子的承诺,邵氏算是吃了个定心丸。可是,陈老太不愿意了,她不高兴的说:“他爹,你不能这么对老幺,书上都说,这皇帝家还分长幼呢,更何况我们百姓家,老幺还是高着辈分呢。”

陈老太惯来听老爷子的,平时家里大事基本都是老爷子拿主意,就连小事,拿不定主意的也会找问老金头。在农家有这样的婆婆已经算很不错了,一不欺压儿媳妇,二性格不难伺候,三是勤快。

老金头见老太婆说这话,不是不难过,但是依然道:“难道大郎不是你大孙子?”

见家人都这么伤心又纠结,姜囡心疼老爷子身上的担子太重,忍不住道:“爷爷,我爹不忙的时候可以到镇上找工做,三叔可以编竹篮卖能帮人做家具;我和哥哥姐姐们可以伺候家里的牲口,只要我们一家人劲往一处使,现在没钱肯定是暂时的。说不定,不但小叔不用休学,连其他哥哥们也能进学堂读书。”

姜囡的一番话,让本来情绪低落的家人宽慰了不少,低气压好了一些,老爷子更是用惊讶的眼光看着她,没想到她小小年纪能说出这番话。

这个孙女看事情有格局啊,不像其他人只看到眼前的一尺二寸长,是个目光长远的。

这番话也让老爷子心情好了不少,招招手,让姜囡过去。

姜囡走到炕边,老爷子拍了拍炕沿,让她坐了上去,家里女娃们除了小姑,还没有能上炕跟老爷子坐在一起的,更何况是老金头主动邀请的。

老爷子声音温和的道:“囡囡觉得我们这个家现在应该怎么办?”

姜万河赶紧上前道:“爹,一个小女娃娃家随便说说,您别当真,现在这种情况她哪里懂。”说完就喊:“囡囡快下来。”

老爷子冷冷撇了姜万河一眼,哼了声道:“就凭这几句话,这孩子比你出息多了。”

姜万河本就长的憨厚样,被自己爹排贬了一句,还是跟自己闺女作比较的,只能苦笑着挠挠头。

“爷爷,我们家本就人多,但是都没有计划,但凡有空基本都是田里待着。田地虽然重要,但是现在不是播种和收割的时候,不需要那么多人力。我们可以做点副业,比如桃儿姐和大伯娘可以做点秀活卖卖,家里多养点猪啊鸡啊到年底也是收益,再说我娘虽然秀活不好,但是做饭菜好吃,这也是特长,找机会发展一下说不定也是有用的。”

对于农民来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侍弄庄稼才是应该的,有粮食日子才能有保障。这个道理没错,但是往往局限了其它的想法。有人有闲的时候只会想多佃几亩地,而忽略可以做的副业,如果副业做好就能挣钱,买更多的地,地种不完还可以佃给别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可是,猪崽,小鸡都要钱,我们家还有多余的钱买回来吗?”

“这些钱一时半会也变现不了。”

“我的绣活以前也卖过,可卖不了几文钱呀?”

……

有了这个开始,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

最后虽然没有讨论出结果,但是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就是进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