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头惨死后,他家娘子掀翻了京城》第6章 破月二
侯府,杜老夫人一夜无眠,在杜钰的院子里,看着院中的梅花,枯坐一夜。待到徐嬷嬷带着人寻过来看到时,这一夜,老夫人像是忽然间老了几岁,原本只有鬓间的白发,现如今是满头华发。徐嬷嬷忍住心中不忍,上前打破平静
“老夫人,幽州的信来了。”说着将袖中的信递过去。信封上还有一纸条,是昨天长缨在走前,塞给徐嬷嬷的。杜老夫人侧身抬手接过信封,先打开纸条,看到
‘我等照吩,咐入潼关后将改变身份。寻不到世子,则代替潼关将守等待世子消息。若寻到世子尸体,便飞鸽绑鸦青丝线为信,联合幽州起兵。’
杜老夫人看完后没什么表情问道:“没和长缨他们说府里的事吧?”说着将纸条放在一边,打开幽州送来的信封。
徐嬷嬷微低头回道:“没有提起过,只告诉长缨他们去寻世子消息。”
杜老夫人点点头继续看着手里的信
‘新皇无德,世子惨死,我等随时听侯府调遣。’
简洁却说明心中的意愿,真不愧是老侯爷带出来的人,永远只会忠于心中的将帅。杜老夫人将手中的信递给徐嬷嬷:“按着我之前的吩咐回信去吧,让他们和潼关的长缨一起,七日后去北魏。有这万数的士兵,在北魏,也能好好活下去。”
侯府,有仇必报!但不能牵连无关的人进来,也为保全更多的人。徐嬷嬷陪了杜老夫人半辈子,最清楚老夫人的意思,这些孩子还年轻,活下去最重要。接过信封,说:“老夫人,府里的事有我和徐管事操持,但崔府那边……”
“崔御史那里待他今日来过之后,我再定夺,府里安排的事不变,今日起便会有前来吊唁的人,前院中庭别空着,安排好人手,不要引起怀疑。”杜老夫人知道徐嬷嬷的意思,这与崔府是先皇下旨赐的婚,如今阿钰不在了,崔小姐也不在了,这桩婚事总的有个了断。不然到时候,崔府上下因着侯府做的事,也难逃一劫。
“走吧,去前院。”杜老夫人在徐嬷嬷的搀扶下起身,简单洗漱后,一起去了前院。前院的中庭里府内的侍女小厮,乌泱泱跪成一片。个个穿白戴孝,最前面的是长陵和长鼓,两人在铜盆前烧着纸钱。看到杜老夫人来后起身上前,说:“老夫人,之前放在秋暝山的东西拿回来了。”
杜老夫人点点头:“好,你带着人在后院的假山后练习。长鼓,鼓楼那里你盯着些,徐管事这两天,就留在前院,招待前来吊唁的客人。”
长鼓和长陵抱拳行礼后退下。杜老夫人身边只留徐嬷嬷,徐嬷嬷开口道:“老夫人,您不用秋暝山的东西吗?那到时候,你会有危险啊。”
杜老夫人摇摇头:“不用,我若是身上带着什么,怕也是近不了那皇帝小儿的身。不用再劝,老婆子我活到这个年纪,带着他一起走,也是够本了。”说罢,闭上双眼,转动手中的十八子佛珠。
“崔御史来了就请他到这里来。”
徐嬷嬷行礼退下,眼神示意门口的侍女就在门口守着,不要进去打扰老夫人。现在还是卯时,再有三刻钟也该辰时下朝了。
崔运良下朝时,天已是大亮。顶着冬日的寒风,骑马到侯府时已经是辰时一刻。徐嬷嬷早已吩咐好门房的人,在看到崔运良来时,门房的人直接牵过马缰绳,带着崔运良穿过中庭,到杜老夫人在的厅中。
崔运良见到杜老夫人抱拳鞠躬行礼:“老夫人,今日下官来是有一事,还请老夫人同意。”听到这话,杜老夫人睁开眼睛,“崔御史,文宁过世的事,我已知道了。本是想,我出面致歉,退了这婚事,现如今,文宁既已不在,这婚事就此作罢吧。”
崔运良听完后,又是一行礼,低着头说:“还请老夫人听完下官的请求,再做决断。”
“文宁自小便与世子相知相爱,自前几日起,世子断了消息后,文宁也莫名病了。昨日留有气息的最后,只说她是与世子同去,愿老夫人成全,让文宁和世子葬在一起。老夫人,十几年前云华大师的话,只有您知道。现在她二人,做不到生同衾,但请老夫人成全,让他们能死同穴。”
杜老夫人看着崔运良说着渐红的双眼,抬手先让崔运良起身。“阿钰和文宁的事,我不能多说,既是文宁的遗愿,我老婆子答应就是。但我有一要求。”
崔运良听到杜老夫人答应了同葬的事,有些动容的抬头看着杜老夫人,但,听到说有要求时,也有些疑惑的皱眉:“老夫人有何要求,但说无妨。”
杜老夫人转头,不再看崔运良,轻捻着十八子佛珠说:“文宁与阿钰是生生世世的缘分,我不与干涉,但你崔御史得在明日辞官,离开建康去潼关。”
崔运良有些不解:“老夫人,这是何意?”
“你不必知道为什么,要不要这么做,是看你怎么决定。”杜老夫人继而转头看向崔运良:“这个决定,你只有一炷香的时间考虑。若不答应,我也有一请求,阿钰出殡前,你带着文宁回到老家去发丧。”
崔运良一时不明杜老夫人这样要求的背后,是在顾忌什么。但他知道,杜老夫人历经风雨,且对文宁和崔府一直交好,不会做对文宁崔府侯府不利的事。这老夫人只怕是有其他的计划,这计划也许会牵连到崔府,所以才会要他带着崔府离开建康。那杜老夫人的计划是什么呢?什么计划会让侯府都保不住还会牵连到其他人。
一炷香还没过半,崔运良从座椅上起身。“老夫人的话,下官听明白了。回府后我便会带着文宁过来,明日下官便会辞官,离开建康,照您的吩咐前去潼关。只是下官还请老夫人告知,为什么要下官去潼关。”
杜老夫人见崔运良答应,并不意外。“阿钰出殡那日,侯府有事要做,让你离开也是为你好。到潼关后侯府的人会与你联系,你跟着他们走,其余的你”不知道为好。说完,招手将在门口守着的徐嬷嬷叫进来:“送崔御史出去。”
崔运良看见杜老夫人这般神情,知道是问不出什么了,行礼后跟着徐嬷嬷出去,在门房接过来时的马匹,带着忧虑回崔府。
徐嬷嬷送走崔运良后回到前院,“老夫人,崔御史已经回了。”杜老夫人点点头:“给长缨去封信,待崔府的人到潼关后,隐去痕迹,和幽州的人一起在阿钰出殡那天,起兵向北魏投诚。不论后面侯府传去什么消息,都不许回来。”徐嬷嬷行礼退下。
昨天停下的雪,现在又开始洋洋洒洒下了起来。院里的小厮开始准备着扫雪,距离阿钰出殡的日子还有六天,说长,鼓楼和后院的人还没操练好。说短,这些时日也够侯府准备好了。
萧烨,六日后,就用你为侯府陪葬吧!
六天的时间过得飞快,长陵和长鼓在鼓楼埋伏着。杜老夫人带着徐嬷嬷和徐管家,在侯府的大门后等着皇帝萧烨到来。新皇继位,就算是为着安抚建康的各路官员和王爵侯府,他是一定会亲自来忠勇侯府世子的殡礼。
前方路上传来吹吹打打的声音,打前路的小公公们已经到了侯府门前。“老夫人,皇上马上就到,还请老夫人带着侯府一同跪拜。”说完侧身让开,杜老夫人目不斜视,走上前一步,带头跪地。
萧烨的八驾马车停在侯府的正门前,下车后,萧烨抬头看着门前挂着的匾额 ‘忠勇侯府’ 面上笑意浮出,双手背在身后,信步走进大门。到杜老夫人面前停下,看着杜老夫人跪着的样子,挥手让一旁的人过去扶起。
“老夫人,节哀。今日朕来,是代表皇家给侯府添礼,侯府不必为着朕拘礼。快到时辰了,老夫人为世子行礼吧。”
杜老夫人在小公公的搀扶下起身。不想多与萧烨口头纠缠,躬身行礼后转身向中庭走去。萧烨知道杜老夫人心中是有怨气的,可是,一个老太婆能做什么,一旁的白公公看萧烨嘴角的笑意加深,谄媚的开口道:“皇上,这侯府还真用杜钰的衣冠放在棺材里。咱们要不去瞧瞧?”
萧烨点头,跟在杜老夫人身后走着:“朕今日不就是为了世子来的么,不去看看怎么说的过去。”
杜老夫人听到身后两人的对话,面上不动声色,手里攥紧十八子佛珠。心中暗恨。今日侯府与这朝廷,与这南梁,就做个了断吧。
长陵和长鼓在鼓楼上埋伏着,从外面看过来这里空无一人,栏杆上白雪也完整的覆盖着,长陵手中握着弩箭,通过墙上的小洞,一直将箭头对准萧烨的脑袋。长鼓和身后的五人与长陵一样,弩箭对准的是跟在萧烨身后的侍卫。
侯府的小厮在徐管事口令中已经准备好,候在棺材旁。杜老夫人在棺前的铜盆里烧最后一把纸钱,萧烨坐在首位上看着眼前跪在一起的人,嘴角一直向上挂着,不由得在心中嗤笑‘忠勇侯府,开国功臣又怎样,都只是梁朝的一条狗罢了,就算是死,也是主人一念之间。’
杜老夫人烧完纸钱,起身最后看一眼棺中的衣冠,转身面向跪在地上的众人:“时辰到,起棺!”
“等等。”
长陵手中的弩箭握紧又突然松开,身旁的长鼓也是一样,眼眸凛冽的一眯。此前定好的,以抬棺的那一刻为信号,一具射向萧烨众人。现在这突兀的一声,长陵长鼓只能按兵不动,等杜老夫人
众人回头看向发出声音的人,萧烨不紧不慢的起身,挥手让白公公出去:“侯府的丧事怎么能这般冷冷清清,朕从宫里带来最好的鼓吹手,送忠勇侯世子最后一程。”中庭外响起吹吹打打的声音,萧烨还是那副带笑的模样看着杜老夫人的眼睛。充满挑衅。
杜老夫人袖中的佛珠被扯断,忍着怒意回道:“多谢皇上。时辰不能耽搁,请这些人跟着侯府一同出门吧。”转过身继续刚才未成的事:“来人,起棺!”
棺椁抬起的一刹那,鼓楼方向的弩箭破空而出,划破空气直直飞向萧烨。侍卫们绷紧全身,拔刀砍向利箭。萧烨此时身边只有两位小公公,见到飞箭过来,吓得挥动着拂尘,尖叫着躲开。萧烨当即大步上前,抓住杜老夫人,曲臂手指扣住杜老夫人的喉间。徐管事见状从鞋桶处拔出匕首,刺向萧烨的手臂。
萧烨吃痛松开手臂,眼见杜老夫人双手紧握一根线样的东西向他扑来。那东西瞬间在杜老夫人的动作下缠上他的脖颈,窒息的感觉慢慢上来,双手抓不住那线,渐渐无力。耳边是侍卫挥刀破箭和公公们尖叫四逃的声音。屋外的寒风吹来,落在脸上的冰冷,是雪。
与此同时,那红雾包围的池子里,男人额间的紫色印记发出耀眼的光芒。在池边的白发老头,用尽最后的神力,虚脱的倒在一旁的山上。
“重来一世,这次,老头我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