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学
这里有好看的文学小说推荐

李春娇小说在线全文免费阅读(重返七零年代过好日子无弹窗无删减)

现代言情小说重返七零年代过好日子的作者是吾西墨,男女主人公是李春娇。简介:李春娇带着刘玉芳去了茅草屋,推开门,进门看到的是一个破旧的厨房,只有一个土灶,灶台上和地上都是厚厚的灰尘,左手边是住人的一间屋子,里面只有一个土炕,满屋都是灰尘,连席子都没有,墙角还挂着蜘蛛网。刘玉芳…

李春娇小说在线全文免费阅读(重返七零年代过好日子无弹窗无删减)

重返七零年代过好日子》第三章 住土房子

李春娇带着刘玉芳去了茅草屋,推开门,进门看到的是一个破旧的厨房,只有一个土灶,灶台上和地上都是厚厚的灰尘,左手边是住人的一间屋子,里面只有一个土炕,满屋都是灰尘,连席子都没有,墙角还挂着蜘蛛网。

刘玉芳看着这个破房子,自己住没什么,舍不得女儿住这么破的地方说道:娇娇, 要不你去你舅舅那住几天, 妈先把这个地方先收拾一下,收拾好了你再回来住。

李春娇进门就兴奋的看屋子说道:妈,我不去舅舅家,这是咱们自己的地方,不用看别人脸色,我觉得特别好 ,妈,咱们赶紧打扫打扫,今天先简单收拾一下,说着就跑出门去最近的一家借了盆子,扫帚,娘俩打扫了上午半天,终于能看的过去了。

娇娇,今天晚上这个炕住不了啊”,刘玉芳发愁的看着土炕,

没事,妈和我去村长家里去买点东西, 他们肯定有不用的席子和炕被,再有给村长买一盒烟吧,毕竟人家让咱们住在这个村里,李春娇笑道。只要有钱都能解决,只是人们舍不得钱, 才会有事就发愁不知道怎么办, 说白了就是没钱。

花钱买炕被?但咱们只有不到三十块钱,以后用钱的地方多了,妈明天去看看有纳鞋底的活,刘玉芳不舍得花钱说道。

咱们先去村长家买炕被和席子。李春娇才不担心钱的问题。有上辈子的手艺,还怕没钱挣。

当初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前面一百米之外有条河,里面有田螺和小鱼,小虾,庄稼人每天都看着那一亩三分地,觉得地才是钱,当然有的人偷偷摸摸的钓大鱼,小鱼小虾才不要呢, 不管饱, 还费劲。

另一边,李富友和李长洪中午到家,进正屋看到老婆子躺在炕上:你这是怎么了,大白天的还躺在炕上了?

还不是老大家的那个赔钱货推了我一把,把腰给扭了,你们办的怎么样,成了吗?李老太坐起来看着爷两,“这两天一直打听,钱送去了,没给信,过几天再去问问,李老头这两天都没有抽烟,当即边点着烟袋吸了一口。

妈,这春娇这孩子怎么回事,那么大了, 怎么还推人呢, 大哥呢? 也不管管,李长洪一直看不起李长贵,不机灵,傻子一样。

先弄口饭吃,从早上到现在一口饭都没吃,李老头抽完一袋烟之后冲着李老太说着。

李老太冲外面喊了一声:“张春花,赶紧弄饭,你爸和长洪还没吃饭呢,

妈,怎么我媳妇做饭呢, 大嫂呢,平时不是我大嫂做吗?”李长洪因为张春华给生了儿子,挺疼爱她的,家里也有大嫂和大哥,这俩口经常哄着李老太,不怎么干家务活。

走了,我让你大哥和她离婚,生不出儿子来, 还待在老李家干啥,李老太重重的哼了一声,冷冷的说。

李老头不敢相信,我就一天没在家里,就发生这件大事,气急败坏的问李老太:是不是你干的蠢事,怎么能说离就离了?

吓的李老太不自主的坐立不安,别看李老太看着强势,逮谁骂谁,其实是李老头是做主的,

李老头看着李老太不自然的说道:老大过不下去了, 刘玉芳这破鞋也生不出儿子来, 长贵要个儿子怎么了,再娶一个怎么了,看着李老头脸色越来越黑,声音越来越小。

那刘玉芳带着春娇就走了, 什么都没要?

那赔钱货说只要刘玉芳半年工分,我给折成钱了, 给了十五块钱,其他没有了.

李老头听完没说什么,想了想又说到:那她们是回亲家了还是去哪了?

管去哪呢, 只要滚出老李家就行, 谁管去哪,

你呀,春娇毕竟是咱们老李家的孩子, 你这当奶的 李老头无奈的摇摇头.

长贵, 让他过来,我问问他?

爸, 今天大哥上工,快回来了,

长贵,没脑子, 你也没有脑子?,你有钱再给娶媳妇啊,再说了你看看谁家是离了的, 不都是被休吗?

李老头看着李老太无奈的说到:被休,说明错的是女方,你这离了, 说明是女的要离的,你呀 你这脑子.

都是那臭丫头,她非要说离, 不能休, 这赔钱货,那怎么办?

能怎么办,离都离了,家里现在都供着国庆上高中,上大学呢, 哪有闲钱再娶媳妇.

就是 , 妈, 国庆马上就上初中了, 更是花钱多的时候,反正我不管, 国庆是咱们老李家的根, 必须让他上大学, 走出农村,上城里户口.李长洪没好气的冲着李老头说.

这个妈知道, 放心, 妈跟你大哥说,让他晚几年再娶.李长贵还不知道, 他这再娶的媳妇遥遥无期了.

李长贵下工回来,直接去了正屋,爸, 您回来了,

你说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那么没脑子,出了这么大的事,就不能等我回来?李长贵因为没有生儿子,就一直觉不能给李老头长脸, 有点怕.觉得如果自己生了儿子是不是,又能像长洪那样, 对他也上心.

李长贵支支吾吾的说:爸, 我想有个儿子,刘玉芳不能给我生, 我只能再找一个.

再找一个, 说的倒轻松, 不得给彩礼钱,家里哪有钱啊,李老头看着不争气的李长贵,自己这个大儿子, 嘴不会说, 脑子也不灵光,再加上不会来事,怎么让他上心.他和李老太偏心小儿子是因为知道小儿子打小就鬼机灵,会来事,又生了一个儿子,这是老李家的根.

李长贵听着李老头的话, 不是说离了, 再给娶一个媳妇, 怎么现在就没有钱呢,爸, 当时妈说给我钱娶媳妇,我也没啥要求, 就想要个儿子,周围人都有儿子,就我没有,那我不就没有后了?

这时李老头当然不能跟儿子说实话, 也就低头抽着烟袋子不说话,李长贵看着李老头不说话,就有点心慌,

长贵,听妈跟你说, 你这不是刚离婚吗,你这马上就娶媳妇, 村里人肯定背后说你, 你先等等,妈先给你找着, 有合适的咱就娶.李老太哄着大儿子.

李老头对这个大儿子真是看不上,没有脑子,还没心计.哎,只能指小儿子一家了.

李春娇和刘玉芳去了村里唯一的小卖部买了一盒经济香烟,花了8分钱.

到了村长家, 权爷爷, 这是给您买一盒烟,很感谢收留我和我妈,李春娇拿出烟递给村长说到.

权叔,您就收下吧, 要不是您帮我们, 我们还不知道住哪去呢?刘玉芳感激的说道.

这烟,你权爷爷不能要, 你和你妈又没有地,没有工分,以后用钱的地方多了去,想想怎么生存吧,村长摆摆手拒绝着说.

就是,烟现在退回小卖部,别瞎花钱.如果没有饭吃,来你权爷爷家里吃,还是可以管饭的,村长媳妇孙奶奶慈爱看着春娇笑着说.

孙奶奶, 您放心, 我不会饿着我妈的,权爷爷 您就收下吧,不然我们住的也不踏实.李春娇一边说着,一边把烟放在了桌子上.

行, 那你权爷爷就收下了, 这烟卷烟, 你权爷爷都没有抽过烟卷呢,哈哈哈,托你福了,村长一看就知道这个小丫头精明着呢,说吧, 还有啥事.

嘿嘿,就是想在您家买一个炕被,您家有多余的吗, 我们那啥都没有,李春娇嬉皮笑脸的说.

这个呀,你找你孙奶奶,这个你权爷爷还真不知道.

有,跟我,来堂屋,孙奶奶看着我们说,

你们看看这个行吗?冬天的时候你权爷爷腰疼, 我特意做的一床炕被,但这老头子舍不得,就一直放着没用过, 正好, 你们娘俩拿去用,你们被子也没有吧,,转身又去拿了两床被子和枕头,

孙奶奶,这个被子真软和,李春娇摸着被子笑着说.

这都是新棉花,肯定盖着舒服,你们拿去盖,你们娘俩也不容易, 孙奶奶说到最后抹泪的说道,

李春娇一看连忙搂着孙奶奶说:奶奶, 您要是我亲奶奶多好, 我和我妈离开那个狼窝,以后会越过越好的, 等我有钱了,我带您和权爷爷去镇上吃饭.

好,好, 我和你权爷爷等着,孙奶奶笑着说, 转身又跟刘玉芳说:你这闺女,真好, 以后你就等着享福吧.刘玉芳看着自己闺女欣慰着想感觉病好之后,整个人变了, 有主意,还胆大了.

李春娇从刘玉芳手里拿出3块钱来,递给孙奶奶说道:奶奶, 您拿着,就当我买了, 真的很感谢您.

奶奶不要这个钱, 就当你们借了, 等你们发家了,搬走那个茅草屋了, 再给我送回来就行, 孙奶奶连忙推脱着说.

孙姨,您拿着吧, 我们就算搬走, 被子啥的也会带走的, 外面买的还不如自己家做的呢, 您这被子都是新棉花, 盖着也舒服,刘玉芳拿过来钱放在孙奶奶手里说.孙奶奶一看推脱不了, 也就拿着了:行, 那孙奶奶就拿着了.

你们想好干什么了吗,哎,你们也没有地, 可咋说呢,孙奶奶发愁的看着刘玉芳和李春娇.

刘玉芳皱着眉发愁说:我看看有纳鞋底的零活, 我想试一下,

妈, 咱们赶紧回家吧, 不然收拾完天就黑了,李春娇一般把炕被和被子啥的, 都叠好,捆起来,边拿着边想着今天收拾完, 去镇上还得去趟城里买做卤的调料和一些用的东西,后面会很忙.

孙姨, 那我和春娇就先走了,刘玉芳抱着炕被说.

孙奶奶, 我们走了,等收拾完, 您过来玩.李春娇笑着说.

好,好, 孙奶奶到时候去玩.

李春娇和刘玉芳特意绕了一下回到茅草屋不想看见村里人,现在村里人还不知道李长贵和刘玉芳离了, 不然刚才去村长家少不了闲言碎语, 毕竟一直以来都是被休, 还从来没有离的两口子.

到了茅草屋,娘俩利索的铺好了,看着这个新家, 李春娇畅想着未来.以后生活会越来越好,带着老妈住楼房.

娇娇,饿了吧, 早上和中午都没吃饭,咱们的粮食, 得去买点去,刘玉芳一筹莫展地看着厨房这点地方,连个锅碗筷都没有,更别提粮食了.

妈,快, 咱们现在去趟镇上, 去买点东西去.李春娇催促着刘玉芳关门急忙去镇上.

娇娇, 但咱们的钱没有多少了 , 还得省着点, 要不先借点碗筷, 就咱们2个人,没必要买啊,刘玉芳觉得自己没有本事.

妈, 咱们去镇上买做买卖的东西, 咱们要买挣钱的家伙,李春娇看着母亲安慰到.

做买卖?做买卖是投机倒把, 抓到可是要坐牢了, 娇娇, 听妈的话, 咱们不做,咱们慢慢来, 行吗?刘玉芳说着都快哭了.

妈, 我说错了,我这不是做买卖, 我这是送货, 娇娇一看老妈害怕的都快哭了,再一想,现在是75年,不能明目张胆的做,连忙改了说: 我这是送货, 不是做买卖, 也就是加工.

真的? 刘玉芳不敢相信的说.

妈, 咱们先去镇上, 回来我跟你细说, 不然咱们回不来了, 李春娇和刘玉芳关上门去村口,不过李春娇特意跟刘玉芳走偏僻的路走到村口的.那时候只能在村口等牛车, 看看谁去镇上 给个1毛钱, 搭个便车.

但李春娇不打算坐村里的车去镇上,问东问西的,等回来买的大包小包的让人看见,明天肯定传的全村都知道, 再有老妈离了, 过几天也就都知道了,免不了闲言碎语说着.爷爷肯定也就知道住哪了,又该虚情假意的过来看一下.不过李春娇这些都不在乎, 毕竟重活几十年, 就怕刘玉芳受不了.不过到时候就忙起来了,也就没心思瞎想了.

到了镇上, 李春娇买了两个素的馅饼,刘玉芳死活不吃说:太贵了,我买一碗玉米面粥就行, 馅饼你自己吃, 妈不吃.

妈, 就当咱们搬新家,乔迁的饭,就这一次, 买都买了,吃吧,李春娇拿着馅饼就往刘玉芳嘴里放,刘玉芳拿过来饼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说:真好吃,油放的也多,李春娇看着刘玉芳吃的这么开心, 心里想着以后会吃的更好.

吃完李春娇凭着上辈子的记忆找到了胡同一小条街, 都是摆小摊的街贩,各式各样的都买, 只要有钱就行,有的东西还不要票.

李春娇打算做卤煮,但手里的钱, 买不起肉,现在的人一年到头也吃不了两回肉,不能做这个.以后可以做猪下水啥的,猪下水去宰猪的地方去买, 肯定便宜不多,还能混个脸熟, 以后本钱够了, 直接买小猪仔养猪.

这边,刘玉芳也就十几岁的时候和村里的小伙伴来过一次镇上, 出嫁之后眼里看到的都是一亩三分地和自己闺女.看着镇上的一排排的规整的房子,看着就是比村里的好.看着闺女带着自己进了一条小胡同里面卖啥东西的都有, 就是有点贵, 但有的东西不要票,就比供销社好.

刘玉芳看着闺女左问问, 右看看的,不停的穿梭在小贩间.一眨眼就抱了一个包裹过来塞在刘玉芳怀里,边说道:妈,拿着,转身就走了, 刘玉芳看着怀里的包裹,飘来阵阵香味,像是调料,也没有打开看, 就这么抱着.

李春娇看着边上坐着一位老伯,脚边放着一桶褐黄色的类似于油的,上前走到老伯面前问道:老伯, 您这是棉花籽油吗.

老伯坐了一上午都没有人问, 这时有个小姑娘问,竟不知怎么开口,点点头沙哑的说:是,是棉花籽油, 你,你要买吗?,总算来一个问的, 就怕今天卖不出去.老伯当即拧开盖说:是自己家压榨的 很香,小姑娘你看看, 立马用小勺子舀一勺上来打算让李春娇闻闻香不香,但李春娇一看就知道是好的棉花籽油出来,说道:老伯, 您这怎么卖?.三块钱,老伯一边伸三个手指一边说.还有点不安的看着李春娇.

李春娇能看出老伯的诚意, 当即就掏了三块钱递给了老伯, 随即拎着一桶油就走了.老伯看着手里的三块钱,眼睛湿润了.

李春娇又去买了两个大盆,一个大铁勺, 两个碗,两个瓷坛,二十个鸡蛋,这些花了七块钱, 就油买的贵些, 两个瓷缸也贵, 让这些小贩一块给过来, 这些小贩也是第一次一个人买这么多东西的, 肯定是有钱的人,

李春娇不知道小商贩怎么想她的, 现在想的是本钱剩不多了又无奈叹口气.

刘玉芳在原地抱着包裹等着李春娇,看着后面跟着小商贩抱着的东西, 吓傻眼了,看着李春娇到跟前艰难的开口说:娇娇, 这些东西,都是你, 你买的?

李春娇看着刘玉芳吓傻一样说:妈, 是我买的, 没跟你说, 就都买了, 但这些东西都有用, 回家我跟你细说,连忙上前附在刘玉芳耳朵边说:妈, 赶紧走别问了,周围说不定有小偷呢,回家说,,刘玉芳一听有小偷,连忙不问了.

李春娇一看老妈不问.转身就跟这几个商贩说你们谁有牛车啥的, 我家就住在下面的村子, 我给两毛钱, 受累帮我送一下,这些东西我实在是拿不走,

行,我有牛车, 我也住邻村,也顺路, 给你们把东西捎回去.李春娇当即掏钱拿出2毛钱递给卖瓷缸的商贩.

卖瓷坛的商贩摆手说道:钱就不要了,你以后肯定还会买, 就当交朋友, 以后买瓷坛找我就行.其他的商贩就把东西放下走了.

李春娇看出这也是实在人连忙说道:行,同志,怎么称呼,我姓李, 叫我小李就行,

张建军,

好,张同志.李春娇看着张建军牵着牛车边说道. 张建军把牛车拉到跟前来,刘玉芳和李春娇开始装东西,装完,坐上车往街道走去.

到了村口,李春娇看到牛车上有块布,连忙把东西盖上,让张建军把牛车往小道走去,下午的人们都上工,都低头干活, 也就没有多少人看见.

到家后, 卸了东西,张建军就驾着牛车走了.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