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一本网文大神钱梦婷的新作《百炼成钢》,这是一本现代言情类型的书,这本书的主角是韩小雪叶白。简介:1998年的夏天,准确的说,是7月12日,我怀抱将满周岁的儿子回了婆家。在此之前,我在娘家住了两个月。我娘直接说了,韩小雪,这是你弟的房子,你是出嫁的女儿,不宜在我们这里长住。我说,那咱就去婆家。我和…
《百炼成钢》第1章 下岗,加入拼多多婆家
1998年的夏天,准确的说,是7月12日,我怀抱将满周岁的儿子回了婆家。
在此之前,我在娘家住了两个月。我娘直接说了,韩小雪,这是你弟的房子,你是出嫁的女儿,不宜在我们这里长住。
我说,那咱就去婆家。我和老公叶白常年随工地漂泊,结婚也只有三年时间,没有自己的房子。
我们的小家,原来都是安在工地上,但是,建桥的工地收尾了,接不到新工程,我们都下了岗,无处可去,只能回老家住。
这老家,不是娘家,就是婆家。
为了不被老家人嫌弃,我让叶白出去打工。我带着儿子住娘家。
没想到,我也不是白吃白住,但亲娘都不乐意了。
既然邻居都说住婆家是天经地义的,我就一个人抱着孩子去了婆家。娘家和婆家,相隔两个小时车程。
小叔子的老婆翠芝,也育有一个儿子,比我的大五个月。
两个小男孩,在一起做个伴,想必也很好。
第一天,公婆做了十个菜款待我们母子,状如过年,合家欢喜。
第二天,一家七口人,聚在小叔子房间看重播的《新白娘子传奇》,谈笑风生,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我当时的下岗工资,每月220元。我一进门,就跟婆婆交了200元生活费,告诉她:“等有了新工地,我就上班。”
婆婆笑,这是你婆家,随便你住啊。
第三天早上,公公用高大的后背对着我,用生硬的语调说:“韩小雪,我的退休工资,不会给你们用的!”
我陪着笑,爸爸,我有钱,给妈交了生活费,不用您的钱。
公公用慢镜头一样的动作,迟疑地转过身来,很不情愿地瞟我一眼,出去了。
那一年,公公63岁,在农村来说,还是年轻的老人,他出去走村串户,给人家补锅盖,补塑料盆儿,弄点零花钱。
公公的退休工资,每月有五六百元,但对当时农村的很多人来说,已是巨款。
据说,三年前,翠芝肯嫁来我婆家,就是看中了公公有退休工资。
当时,村里娶媳妇的彩礼钱是一万元,翠芝没有要到彩礼钱,要的话,就退婚。
因为婆婆和小叔子叶青,看不上翠芝的“人才”。
人才,就是指女人的长相、身材、谈吐之类的东东。
翠芝的背,有点驼,皮肤黑,嘴巴拱。一双眼睛,也长得像巡山小妖。就连她说话的声音,也让人想到“炸呼”二字。
最开始答应这门亲事,是婆婆听媒人说,她会做衣服。结果,发现她连踩缝纫机都不会。
婆婆出嫁的女儿,就是一名裁缝,在街上有门面,靠着这个手艺,能勉强养活全家四口人。
看到要退亲事,翠芝的父亲豪气地说:“不要彩礼了,我还给她陪嫁一房组合家俱,一台黑白电视,一辆自行车,八铺八盖。”
这个父亲养有四个女儿,都承担了招弟的重任,招到第五个,终于招来了一个儿子。
前面三个女儿,长得漂亮,彩礼都是一万元,但只嫁到了种地为生的婆家。
第四个女儿是翠芝,在所有女儿中,她是资质最差的,这个父亲却下了决心,要完成一门高攀的婚姻,于是相中了我的婆家。
那时眼界高的农家女,乐意嫁给跑运输的司机或个体户,最不济地也要嫁一个家里有退休工资的婆家。
用现在的话说,叫寻找安全感。
我的婆家,公公是国企工人,有退休工资。
而我和叶白,是国企捧铁饭碗的正式职工。
在江汉平原那个农村来说,这样的婆家,肯定是比一般的农家要强。
在翠芝的眼里,公公的退休工资,是眼前看得到的“红利”,我和叶白,是潜力股,他们将来是要跟着沾光的,比如,到我们工地打个工,烧个饭,开个店,都比在家种地强。
现在倒好,我们接不到工程,复工之日遥遥无期,我还住到了婆家,干扰了他们正常的生活秩序。
可我还蒙在鼓里,不知趣。
第四天的晚上,我带儿子洗完澡,想去翠芝房里看《新白娘子传奇》,才发现一屋人都跑完了。
我惊奇地发现,翠芝的房门,上了一把崭新的小锁。我明明记得,她的房门是没有锁的。
也许,她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那为什么不吭一声呢?
晚上的天气,还是炎热,我就找个凉床,想和儿子一起到门外乘凉。
在之前的前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起乘凉聊天,两个小男孩,在凉床上嬉欢,充满天伦之乐。
翠芝母子去了哪里?我这次来婆家,还想着,两人能好好交个朋友,做一对好妯娌呢。
我们都是年轻人,孩子只相差五个月,应当有很多共同话题的。
屋前屋后,前厅后厨,我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竹凉床。
我听到邻居家的欢笑声,就抱着儿子去串门。
邻居堂屋里放着《新白娘子传奇》,挤满了村里的妇孺。
那时,村里不是家家都有电视机。只有娶了新媳妇的人家,才有电视机,而且基本是黑白的。
我仔细一找,发现翠芝正抱着他的儿子,坐在第一排的位置,看得正欢。
她回头看到了我,就当没有看见一样。
我还自作多情的轻叫:“翠芝,你在这里呀。”
她根本就不理我,当我是空气。
我当她是姐妹,她当我是累赘。过了很多年,我才想明白。
从那一个晚上起,她就金口难开了,实在要说话,就是一个语气词:嗯,呃。
次日早上,婆婆拍打她的房门,喊:“翠芝,你总要买一回菜吧?”
门被从里面“呼”地一下拉开,探出翠芝极不耐烦的脸色,她说:“你怎么不叫她去买菜?”
“她孩子小啊,离不开妈妈。”
“我的孩子,也离不开我!”她狠狠地关上了门。
婆婆气坏了,她扎撒着两只手,在堂屋里转一圈,然后对我说:“她来我家三年了,没有买过一次菜,都是吃老头子的退休金!”
我说:“她后面三十年,也不会买菜,我很少来,但看出来了,她嫁进来,就是冲着爸爸的退休金来的。”
婆婆听了,先是眼前一亮,继尔眼神一暗,说:“她很懒散,又很抠门,她是嫌你看了她的电视,怕你不交电费,就趁你昨天去后面树林玩,叫叶青把房门上了锁。”
我这才来,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把人心搞乱了。
一家有三姓,注定不安宁。我这次来到婆婆的家庭,七口人四个姓,像现在的拼多多家庭,如何安宁得起来?
后面的树林,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也是一个是非之地。
我的携子归来,近日是树林里的焦点访谈。但是,当村民知道我是下岗来的,不知何时能上班时,就都替我发上了愁。仿佛27岁的我,自此前途黯淡,还不如她们。
我一个月就220元下岗工资,还要养孩子,又没有房子,得熬到何年何月是个头?
我本来不发愁,但看到全村人的担心,看到翠芝对我态度的转变,我开始正视下岗这个事实。
正在思虑我的出路在哪里?后面树林里传来激烈的争吵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