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学
这里有好看的文学小说推荐

主角李春念周彦小说小户女的官夫人之路免费阅读

小户女的官夫人之路》第4章 游姑苏

春念拿起琵琶,弹了两下,好像有点费手。但依然愿意在出嫁前,把这门技艺学到手。最起码不能浪费一对一的教育资源。

另外,就是李家传统——一定要有一本手艺才可安身立命。这就是李老爹执意学了木匠,大儿子算数不错,做了账房;二儿子天生身强体壮,学了点拳脚功夫;三儿子擅长读书,就好好读;至于小儿子还小着,且看后来。

李家能有今天,都是脚踏实地,琢磨+行动。

于是春念就学起了琵琶,偶尔李知宸回来,她还主动拉拉关系,关心一下,后来还学起了围棋。

当然,这更是一种智力的比拼。最后春念发现自己依旧是,啥都不行,总是被别人碾压的存在。

崔氏每次看到这个女儿有点梗。至于做饭,浪费油盐;女工,手艺平平;弹琵琶,难得成调;至于下棋,简直破棋篓子。想着这16岁了,竟然还没有人来提亲,这是要赖在家里的节奏。可是想想,把这个女儿嫁出去,有点祸害别人。

春念这个时候,发现老娘看自己眼神不对。也不像以前那样一丝不苟的织布了。

“这啥眼神?我怎么得罪母亲大人了?”春念心想。

就这样到冬至的时候,三哥回家,提起,

“娘,杜伯礼询问小妹有没有定亲?”

“什么?你再说一遍” 崔氏听真切后,说了一句“老天有眼”

“娘,所以小妹有没有相看好的人家?”

“咱们街坊四邻眼都瞎了。”

“杜伯礼不是比你还大一岁,而且人家是举人了,怎么看中小妹了?”

“我也不知道,这些年,我记着大家都打算考中进士之后,去娶官员之女,去获得官场扶持?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现在咱们两家有点门不当户不对的。”

“儿呀,你妹嫁得好不好,咱家就靠你了。当然,你也不要太着急。”

这是母子两人秘密的对话,当然春念也不知道。反正她也不着急成婚。看看大嫂,婚前女娇娥,现在有点什么事,都要拉上长嫂。

幸亏,这个家风正,而且成婚后只需要交一部分饮食费和每年孝顺钱,且承担一部分家务。婚前,家中子女额外收入都要上交1/5.这在这个时代简直超级幸运。

就这样,春念也看着王氏有点瘦了,劳累。

冬至已过,天气趋于寒冷。

“娘,现在天气这么冷,要不,咱们年前去一下姑苏,提前买点年货。”

看着自己小闺女亮晶晶的眼睛,“行,咱们全家都去,想买啥买啥。这次咱们坐船去,顺便看看姑苏好风光。”

冬天微弱的光照在大地,尽管姑苏仍有绿意,只是依旧让人感到不舒服(寒凉潮湿),几人坐着牛车,来到码头,雾气散去大半。

几人登上去姑苏的船只,手里提了点糕点,外加一壶滚烫的水。这只羊皮热水袋,家里已经用了几年了,外边用布包着,是家里人的最爱。除了保温,还可以饮用。

这个时候家里人吃着糯米芡实糕。就在中午的时候,几人便到达姑苏的码头。看着青石板路贯穿着这座千年的姑苏城,依然焕发着活力与生机。

据说,这座姑苏城在大景王朝存在之前就建立了,现在依然可以看见它规划的先进性。“五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三横三纵一环”的特色风貌。至于谁建造的,众说纷纭。无疑,这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平地起空城,且湖泊众多,水路交通便利。

北城为贵,南城为贱,西城普通,东城繁荣。几人商量好了,先去南城捡捡漏,看能买什么东西,再去东城见见世面,逛逛酒楼,茶楼,饰品,服装店。

毕竟姑苏在天下也是有名的。除了老二还在正常上衙,今天大家一起出来了。然后李爹先去东城万家客栈,预订了3间中品房,一共花费1贯200文。

之后,李知许夫妻两一起逛,三儿子小女儿一起,夫妻两带着小儿子。几人随意逛,反正公用的崔氏会买。其他的各家随意买。

知宸和春念一出客栈,“三哥,我从来没有来过姑苏,今天先听我的。”

“行,我陪着你好好逛。”

“咱俩先去南市,我想看看有什么新鲜玩意?”

“好,随你。”

两人不缓不慢走到南城,春念又一次选择皮毛铺子。在江南,皮毛简直因人而异。富裕的人家会买一些,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有些也许会为小儿女嫁娶之用。贫民则不会考虑。

但春念不一样,她考虑比较多。大皮毛自己还真买不起,但可以考虑一般的小皮子。

“店家,这些是什么皮?”

“这些是狐狸皮的边角料,那些是兔皮,那些是灰鼠皮。”

“店家,你这儿有没有牛皮,羊皮?”

“牛皮是用来作战甲的,我这小店怎么会有。但是羊皮嘛,还是有的。这一张整羊皮就要一贯。”

最后,春年收了2块狐狸皮边角料,4张兔子皮,2张羊皮。

“店家,我看你这店里空空的,我买这么多便宜一些吧。”

“既然这样,那就收你2贯200文吧,小狐狸边角料白送你了。”

因为这个价格可以接受,所以便没有再次讨价还价。

“小妹,你怎么又买皮料,还不如买点其他的。”

“三哥,你能保证一辈子在姑苏吗?难道还有用不上皮料的时候?”

“你实在想不通,就当作我给自己准备嫁妆好了。”

“大姑娘家的,说话讲究一些。”

“行”

之后,春念又买了一些 布,一些苏锦,留着撑门面。毕竟在姑苏肯定比在慈安更合算。

然后两人去药店,“小妹,你怎么想去药铺?

顺便看看,给家里配点常用药,另外,给我买一点中药材。”

“行,那咱们去看看。”

来到惠民堂,春念这才意识到,“难怪普通人不来?看看这字,看看这气派,看看这场面,真怀疑自家没有生病的资格。”

“小妹,发什么呆,快进来。”

“哪位”

“两位都看看”

“姑娘你身体没什么毛病。大夫,我想配点三白汤吃点,另外能不能帮忙配两副伤风感冒药,退烧药。”

“行,你这姑娘知道的够多的。”

“我也是偶然听说药铺配药,试一下。”

这就是全部的药,2贯钱。

“小伙子,我给你看一下。”

通过望闻问切,郎中道:

“小伙子你这“心思忧郁,气血不足,要放开心胸,给你开3副补气血的。这些不多要,再给500文吧。”春念麻溜的给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