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所安也》第4章 登门
除了周林之周磊之站在厅中,其他人都在偏厅落了座。
玉藕、润笔被召了进去,如今小家主落水,二人难辞其咎。
进来后垂首匐跪在了两位少爷身后。
每人都把自己知道的,包括周宜自述的经过都详细的说了一遍。
周馥两兄弟听后,确定了这确实是场由安安自己不小心而造成的落水。
相视一眼,吐出了压在胸中一晚的浊气。
周馥理袖抬手托起茶几上冒着热气的甜白半脱胎凸花一路连科纹茶盅。
边喝边向下首的吴氏递了个眼神,吴氏伸手轻轻抚去马面上的褶皱,微抬下巴。
正声道:“虽然安安已无大碍,但是未护好你们小家主,是你们二人之重过。
按常理大可以痛打一顿将你们发卖去腌臜地,任你们自生自灭。
但周家秉承上人家训,向来宽善待人。”
吴氏微顿,将手架在了四出头官帽椅的扶手上,腰身微微前倾。
“润笔和玉藕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润笔自幼跟在林之身边,玉藕自幼跟在安安身边。
未出过纰漏,念在初犯,如此便罚你们二人十日禁闭,你们可有异议。”
二人俯首更甚,“承家长和大娘子宽宥善待,岂敢再生异议。
往后必当十二万分心,照顾好小家主。”
吴氏点头,侧头看了看上首的周馥,“你们二人自是下去领罚吧。”
润笔看向自家周林之,见他点头后,垂首站起。
玉藕擦了擦肿的核桃似的眼睛,使劲憋着哭嗝,两肩抽颤,满脸涨红的跟着润笔躬身退下。
“夫人和弟妇也是累了一天了,也早些回去休息吧,安安那边还要多劳烦夫人照顾了。
父亲大人那先不报去了,等安安好些个再说,免得老人家担心。”吴氏张氏应声出了偏厅。
“姆子,伯子和夫君他们这般紧张安安落水细节,是怕……”
张氏在长廊下拉住吴氏的小臂,眉头轻皱。
吴氏看了看身后的女婢,众人福身退到了长廊外。
吴氏回身轻拍了拍张氏手,拉着张氏走到廊椅前坐下,“是怕这是个警告。”
张氏随着吴氏的目光看去,将吴氏刚要伸出接雪的手给拽了回来。
放在在自己的膝头上,“姆子,夜里风凉,别灌了袖风。”
吴氏顺手为她理顺裙裾上的银镶碧玺玎珰七事,扶着身侧的廊柱缓缓起身。
“好啦,现在看来都是我们自个多想了,往后小心便是,旁的也不该是我们妇人可论议的。天不早了,婶婶我们回吧。”
“姆子说的是。”
张氏也起身和吴氏一同沿着长廊回了各自的院子。
偏厅里,灯花爆响,墙上男人们的身影也应声一闪。
“大哥,看来就是个意外。”
周斌放下手里的茶盅,两手在大腿上搓了搓。
周馥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嘲道:“杯弓蛇影。”
“朝廷遣派监察御史巡视两课缉查私盐,盐运使司奉命协查……”
周馥盯着跳动的灯花,双手交叉叠放在腹前,摩挲着拇指。
周磊之赶忙起身,恍身带翻了茶盅。
“大大、父亲,我还是先出去吧。”
“磊之,坐下吧,过完年十五了吧。”
周馥抬手轻招,问向周斌。
接着看向自家侄儿,“也是时候了,林之沉稳文强,所以走文路做了土通判。
你自小性子活络,身手矫捷,你父亲便带你走旧江口。
周家男子自是要撑起家门的,往后还是要入朝的,现在就先学起来吧。”
“是,大大”周磊之理袍坐下。
周林之身体前倾,眉头紧锁,双手握拳置于木椅扶手上。
“父亲是猜测可能会有人想威胁恫吓您,来阻碍缉查?”
“我和你二爷也是担忧罢了,我上头还有盐运使在,想来不会轻易到我,但还是小心为好。”
众人点头。
“大哥,安安今天被王家的王澤越救起,我们必要登门拜谢的,这礼就让林之和磊之先备起来吧。”
周馥点头。
思忖后说道:“广陵王家文盛百年,三代进士还出过祖孙状元。
今日知府宴上还听见知府夸这王澤越小小年纪已是解元,不容小觑。
我与其父王引年倒是在文会上有所结交,在礼单里加上一册王宠真迹字帖。
到我书房的桌案上取便是。”
周林之和周磊之应下。
过了三天,周宜已经能一顿吃下两个油糕两个三丁包和一碗虾子饺面。
周馥见状便向王家递了帖,带着家眷登门拜谢去了。
天刚刚光亮,周宜便收拾停当带着玉藕去父亲母亲院子里候着了。
周宜以身边无称手之人为由将玉藕和润笔求了回来。
现下润笔已经回到大哥周林之身边了。
可能是太过兴奋起的过早,周宜在马车上睡了过去。
玉藕托着周宜如啄米般的小脑袋,生怕周宜把的双螺髻给睡乱了。
渐渐地马车停了下来,“小家主,别睡啦,咱们到了。”
玉藕急忙理了理周宜睡歪了的衣衽,扶起周宜下了马车。
周宜跟在父亲母亲身后,抬头望大门。
高阔的大门上挂着王府二字,看着大门两边的楹联。
“春夏秋冬山光异趣,风晴雨露竹影多姿。”
周宜逐字小声读出。
心里想着这恩星家真是文贵世家,连着楹联都如此风雅别致。
“周同知,周夫人,一路辛苦。晚辈王澤越,家父命晚辈在此恭候多时。”
王澤越站在门口揖礼躬身。
“王公子快快起身,今日周某携家眷特地登门拜谢王公子救命之恩。周宜还不来拜谢恩星。”
周馥双手托着王澤越,转头唤来周宜。
周宜连忙垂眸上前,屈膝拘手一福。
“周宜见过恩星,多谢恩星相救,救命之恩没齿难忘,周宜定当结草相报。”
王澤越拱手回礼。
“周小娘子客气,那日是宴上众人齐力所救,并非我一人之功,我们还是先进去再说吧。三位请随澤越这边来。”
王澤越引着周馥在前,大娘子与周宜跟随其后。
众人穿过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跨过一个题着竹西佳处匾额的拱门。
走过银桂小道,来到一个挂着清美堂门匾的房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