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免费阅读第23章顺风镖局
临近年底,各种生意更加火爆。民族传统,到了年底,一定要买上几样平日里舍不得买的东西,或者是肉食、或者是新衣物、或者是胭脂水粉。就连杨白劳都要给喜儿扯上几尺红头绳。
玖安镇以肉眼看得到的速度飞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多,房子、道路日新月异,商铺一家接一家的开张,工厂通宵达旦的生产,人们辛苦但干劲十足。
整个玖安镇读书人不多,只有些识字的掌柜之类的务实之人,因此受传统桎梏影响不深。加上当家人朱顺明这个bug一直按照自己的思维想法来规划玖安镇的基建、人文、上层建筑、经济结构等,因此整个玖安镇迥异于大明其他地方,呈现出一股青春活力。
商人、伙计、工人、农民……一个个抬头挺胸,充实而信心满满的过着每一天。就连以往被人看不起的性从业者都能抬起头来。
她们需要从业资格证才能干这行,还需要定期检查。在朱顺明的想法中,这个规定有些强人所难,可能很多从业者会抵触。
实际情况大出朱顺明的意外。从业者们积极主动前去办理从业资格证,检查得比规定日期还要频繁。
有了从业资格证,从业者们就是被社会承认的一员,有了她们梦寐以求的社会地位。虽然这个地位在世俗的眼里有些低贱,但至少官方承认了她们的地位,看到了她们对社会的付出和贡献。
玖安镇日渐繁华,朱顺明却看到了发展的瓶颈——交通。
道路不畅是一方面。
大明朝的道路,只有官道还算平坦。在玖安镇这种小地方,有条羊肠小道就不错了,不要奢谈什么三合土硬路、石板街道。
运输工具运输能力不够。马车、牛车不多,大部分货物运输靠挑夫人力挑运。虽然提供了工作岗位,但效率实在太低。
三是安全。别看湖广好像没有大的流寇反贼,但大明的天下哪里没有强人?随便冒出一伙强人,劫持杀害几个挑夫,立刻弄得人心惶惶。
朱顺明决定抽调人马,成立镖局——顺风镖局。这是个军方机构,但对外营业,提供车辆运输、安保、快递等业务。
在朱顺明的构想中,顺风镖局是玖安镇对外的触角,是经济扩张的排头兵,是政治影响的先锋,是情报搜集的重要来源。因此朱顺明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
顺风镖局由刘文秀的第二千户所和石磊的军情司共同抽调人员组成。
第二千户所抽调百户周舟为顺风镖局的局长。
周舟上任伊始,整合人力物力,前往城步县城以东的茅坪镇设立衙门。
没错,就是茅坪,朱顺明大队人马从赧水下船的那个码头。
随着玖安镇的蓬勃发展,货物进出量日渐加大,水运码头茅坪镇也日渐繁华。
尤其是从宝庆府运来的棉布、棉花、瓷器、食盐、建材等物资,更是在茅坪镇集结,人挑车运前往玖安镇。
路上商人川流不息,大量财富不断流转,眼红的人自然大把。横一根木杆收费的、蒙面抢劫的、公然收保护费的……人人都看上了这块肥肉。
有不少商人告到玖安镇衙门,朱顺明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一个带有执法性质、物流性质、情报搜集性质、军事性质的怪胎——顺风镖局,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
周舟二十来岁,流浪好几年,都不知道自己祖籍是哪。能够在陕西这片地面上流浪几年,还活蹦乱跳身体健康,还能够在西乡通过朱顺明的征兵测试,可见他自有生存之道。
周舟对朱顺明感恩戴德。自从加入了朱顺明的队伍,他终于可以吃饱穿暖,终于可以放心的安睡,而不用担心睡着了会不知不觉成为别人的果腹之物。
周舟的保命之道入了朱顺明的眼。朱顺明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不同。他并不认为只有勇敢无畏的战士才是好战士,会动脑筋能保命的战士同样是好儿郎。
刘文秀不喜欢有点圆滑的周舟,一度想将周舟踢出他的队伍。但周舟在每一场战斗中都存活了下来,而且屡有战功。
累积军功,加上朱顺明扩军,周舟居然升到了百户的职位。一个被直接上司厌恶的家伙,居然不得不升他的职,可见他实在有独特的能力。
当然,这也跟刘文秀的正直、坚持原则有直接的关系。
新官上任三把火。周舟的第一把火烧向群众最关心也最深恶痛绝的马路三乱。
………………
“前方一里处是城步钞关,请减速慢行。”几个大牌子树立在马路两侧,十分显眼。
距离城步县城两三里处,一根长竹竿横卧在马路中间,路上停了有七八辆大车,十几个挑着担子的挑夫。路旁一间茅草房,一堆人围着,吵吵闹闹不可开交。
“再不交钱,尔等货物全部充公,人全都抓进大牢,让我姐夫打烂尔等屁股,充军发配到岭南。”田宝儿叫嚣道。
商人十分不忿。后头有人嘟囔道:“什么姐夫,不就是有两个姐姐给**鸡(胡县令)通房。现在是朱魔王的天下,小心朱魔王拿尔等黑心下酒……”
玖安镇待久了,商人自然有了底气,再不像以前那样好欺压。就连挑夫遇到不平事,都敢据理力争。
田宝儿也曾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呀”!刁民怎么越来越多了呢?
“造反了?啊?不想活了?啊?邱狗子、赖利头,让你们来看戏的呀?”
两人忙抽出生锈带缺口的弯刀,面相凶狠的吓唬道:“知道老子是谁不?说出来不怕吓了你们,朱魔王见了老子都得喊一声兄弟。你们这些刁民,不想活了?”
“真的吗?”不冷不热的声音传来。
“当然是真的,朱魔王还向我说过‘谢谢’……呃……军爷……军爷,在说笑,说笑……”
周舟似笑非笑的看着两人。顺风镖局的人将众人团团围住,兵戈相向,一片肃杀。
“你们私设关卡,强行收取通行费、调戏侮辱妇女的事犯了,跟我们走一趟吧。负隅顽抗,就地正法。带走。”
田宝儿等人吓得腿都发软,哪敢顽抗?朱魔王的军队,杀人不眨眼,敢反抗,活不耐烦了。
“我姐夫是胡县令,我姐夫是胡县令……不要抓我,不要抓我……不要挖我的心……”田宝儿吓得瘫软在地。
看来朱魔王喜欢吃人心喝人血的传闻已经深入人心。毕竟屠灭三个山寨的举动太让人震惊。
周舟扬声对众商人挑夫道:“玖安镇顺风镖局成立了,专门为大伙解决运输、送信、安保等问题,还负责咱们这一片的安全问题。诸位有运输、安保问题的可以前去茅坪镇顺风镖局总部办理。有冤屈需要伸诉的同样可以去告状。”
“好……”
“太好了,快帮我把瓷器运去丝茅岭……”
“青天啊……三丫,你睁开眼看看,你的冤仇有报了……”
………………
吴成业原本是个私盐贩子。他从武冈州大私盐贩子处购进私盐,到城步县城周围贩卖,有时也卖给附近的山民。
贩卖私盐是杀头的买卖。虽然城步县城山高皇帝远,但总在大明朝廷的治理之下。朝廷偶尔想起治理私盐,或者衙内二代之类的太子爷们缺钱,总是吴成业这样的小私盐贩子吃亏。轻则罚银挨板子,重则杀头株连九族。
除了官府,山贼强人也是私盐贩子的威胁。
私盐贩子行事鬼祟,一般在晚上或偏僻的地方交易。山贼强人杀人越货,一点都不用担心被人看见。
吴成业年近三十,成家立业,有妻有子,早就不想过这种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但总找不到合适的营生。
这年头,活着都是奢望,何况还要活得轻松简单富裕?
朱顺明在玖安镇安家,大肆采购物质,其中就有吴成业的私盐。朱顺明可不管私盐官盐,只要质量可靠,当然是价格越低越好。
官盐每斤要银子三钱,私盐才六十文,五倍的差价。朱顺明当然选择私盐。
吴成业的私盐买卖迎来了春天。以前他不仅需要进货,主要精力都放在危险的散货上。现在危险的事情让朱顺明给干了,他的风险大大减少,利润却大增。
最重要的,朱顺明邀请他在玖安镇开盐铺,光明正大的贩卖私盐。他再也不是盐老鼠,而是有社会地位、被玖安镇官府和民众承认的吴老板。他的老婆孩子终于可有抬起头说话走路。
男人有钱就变坏。有了钱,有了社会地位,吴成业半年纳了三个妾,似乎要将以前受的气通过纳妾的方式发泄出来。
纳妾、买房、开铺子……吴成业的开销直线上升,他急需扩大生意,加大进货量。
顺风镖局成立,吴成业试探性的前去询问能否从武冈州押运货物回玖安。没想到还真有这个业务。
吴成业大喜。没想到还真有这种业务。虽然顺风镖局收费不便宜,但相对自己的赚头而言,实在太划算了。
有时他在想,朱魔王有兵有地盘,为何不自己贩运私盐,要把这利润让给自己?
站在吴成业的位置,他当然不知道,朱顺明是在有意培养自己的商人班底,有意培养大明的中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