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叫刘明的小说《重生之崛起1987》是著名网文作者傻琳子所著的一本都市小说。简介:刘明记得这人叫孙建国,外号大毛,是他那些狐朋狗友里最憨厚实在的一个。 也只有他会在没看清楚的情况下,冒冒失失的朝自己泼水。 平日里大家都喜欢欺负他,也就是刘明护着他,所以大毛对刘明也是相当的够意思。 …
《重生之崛起1987》第四章 第一笔收入
刘明记得这人叫孙建国,外号大毛,是他那些狐朋狗友里最憨厚实在的一个。 也只有他会在没看清楚的情况下,冒冒失失的朝自己泼水。 平日里大家都喜欢欺负他,也就是刘明护着他,所以大毛对刘明也是相当的够意思。 “刘哥,你没事吧,我见你家冒烟了,还以为,以为……” 大毛知道自己搞错了,有些手足无措的看着刘明。 本来刘明还是满腔怒火,但看到大毛是为了救火才泼自己,心中不禁有些感动,便笑着宽慰道:“是大毛啊,没事,家里没着火,我闲着没事熏马蜂窝玩呢。” “哦,刘哥你没事就行。” 大毛也松了口气,脸上表情也轻
松了些。 他看见刘明手里的马蜂窝,很是疑惑的问道:“刘哥,你捅这玩意干啥?不怕马蜂扎你啊?” “兄弟,这你就不懂了吧,别看这东西又黑又丑的,它可是味药材,老值钱了,城里人想买还买不着呢。” 刘明笑呵呵的说道。 对于大毛,他丝毫没有隐瞒。 大毛十分诧异的说道:“啥?你说这玩意儿能卖钱?” 蚂蜂窝这东西在村里都是招人恨的玩意,人人避之不及,还从来都没听说能卖钱。 “当然了,你刘哥我啥时候骗过你?” 刘明拍拍胸脯,接着又问道:“对了大毛,你家有蜂窝不?” 大毛点点头,很诚实的说道:“有啊,我家的比你手里这个还大,你要想要,我现在给你捅了去。”
刘明有些激动,心想比自己这个还大,那得有多大?这下肯定能小赚一笔了,于是急忙说道:“行,你帮我拿过来吧,就算我给你买的,一毛钱一斤,怎么样?” 大毛很是仗义的摆摆手说:“啥钱不钱,刘哥你要是喜欢我现在就去给你拿。” 说完,拎着桶走了。 “你小心点啊。” 刘明不放心的在后面大声嘱咐了一句。 …… 十几分钟后,大毛回来了,手里捧着一个巨大的马蜂窝,个头比刘明手里的大了不止一圈。 如此巨大蜂窝,可想里面聚集了多少马蜂,大毛能把它取下来,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全身上下不知道被马蜂叮了多少下。 尤其是那双胳膊,已经有不少
显然,刘明的那句嘱咐,他没听到。 “呐,刘哥,你看是不是比你那个大多了。”大毛举着蜂窝,满脸炫耀的说道。 “哎哟,我的傻兄弟,你怎么搞成这样了?” 刘明看着既心疼又觉得好笑,急忙放下蜂窝,拉着他去村里的门诊拿药。 马蜂刺有毒,虽然不致命,可如果不及时消毒也能让你疼上一阵子。 在门诊抹了点药,肿虽然还没完全消下去,但明显好了很多。 回来的路上,刘明拍拍大毛的肩膀说道:“兄弟,辛苦你了,你那个马蜂窝的钱,等下午我去县里卖了钱,就给你。” “没事,不着急。” 大毛毫不在意的摆摆手。 他压根就不信这破玩意能卖钱,
除非城里人都是傻子。 刘明知道他的想法,笑笑也没多作解释便回家了。 这时候正好是中午一点多钟,现在出门去县城,如果顺利的话,差不多能赶在晚饭前回来。 说干就干,刘明把两个马蜂窝打包装好,就出门了。 从村里到县城,有二十多里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前世开车也就是十几分钟的事,可现在他愣是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 好在这时候才四月份,天气还不算太热,不然他早就中暑了。 到了县城,他直奔中药店去,蜂窝的医药价值只有中医知道,要是再碰到个懂行的,说不定能卖个高价格。 循着记忆,刘明来到了一家名叫的“明德药房”的中药店门口。 他记得这是县城最大的中药房,
据说本家祖上曾出过御医,在本县十分出名。 刘明深吸了口气,背上蜂窝,直接迈步走了进去。 这个时间点,来药房拿药的并不多,再加上刘明手里的鼓鼓囊囊的尼龙袋子更是显眼。 立刻,一个中年人走过来问道:“您好,您需要什么药?” 这中年人四十多岁,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斯斯文文。 看样子,应该是药店的负责人。 “您好,我不买药。” 刘明把袋子放到地上,问道:“我想问一下,您这儿收蜂窝吗?” 听到刘明不是买药的,那人的热情瞬间少了一半,心不在焉的说道:“收,不过我们只收成色好的,一般的货色我们可不要。” 这话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的蜂窝不怎么样,就别浪费时间赶紧走,
省的自讨没趣。 最近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上门推销的药贩子,但大部分都是以次充好来骗钱的,他早就应付不了。 “您先看看成色。” 刘明当然听出其中意思,也不生气,从袋子里把蜂窝拿出来,摆在桌子上。 中年人愣了愣,自己从小就在药房里长大,也跟父亲收过不少蜂窝,可像这么大的蜂窝,还是比较少见的。 他又上前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两个蜂蛹不仅个头大,而且外形完整,里面蜂蛹完好,药用价值极大。 “这是你摘的?” 中年人好奇的打量着刘明。 此刻他才注意到,眼前的刘明不管是长相还是穿着都很朴素,更像是个读书人,跟以往那些贩卖药材的商
心里的敌意顿时消了一大半。 “嗯,这是从我家院子里摘得,我朋友还被马蜂蛰了,到现在脸还肿的嘞。” 刘明表现的很诚实。 中年人笑笑说:“马蜂这东西毒的很,蛰一下虽然不致命,但不及时消炎,也得难受很长一阵子。” “对了,这两个蜂窝你打算多少钱买? 中年人把话题又扯了回来。 “我也是第一次买这玩意儿,也不知道能卖多少钱,您是专家,您看着给吧。” 刘明故意表现的很茫然,顺便给中年人戴了个高帽。 中年人显然很受用,对刘明的好感也增加了不少,便说道:“我看你也不容易,这样吧,我按每斤两块二收,比市场价高两毛,怎么样?” “那太谢谢您了。”
刘明大喜,急忙鞠躬感谢。 两块二一斤,这个价格肯定不能跟后世相提并论。 不过,现在是八零年代,这个价格也算是公道。 中年人走近柜台,从后面拿出秤,挨个称了称。 两个蜂窝加起来,不多不少正好十五斤。 他的六斤多,大毛的那个九斤。 “小伙子,你来看一下,十五斤高高的。”中年人说道。 “不用看了,我相信您。” 刘明挠挠头,一脸憨厚的说道:“您开这么大的药店肯定不会花我这点小钱的。” 中年人笑笑没接茬,拿出三十万块钱递给了刘明。 “谢谢您。” 刘明再次道谢,双手接过钱,数都没数就揣进兜里了。
脸上表情依然憨厚,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