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古董商免费阅读第12章 惊为天人
“阿蛮,你确定没问题吧?”一个浓眉大眼的中年汉子,长辫细须,衣着华贵,锦衣绸缎,却不似一般清代人那般宽袍大袖,反而穿的很束身,颇有些现代人的风格。他此刻在一座窑炉前踱着步,目光紧盯着一个灰衣灰裤的年轻人。
“三爷您放心,我已经试验过不下百回了,至少有七成把握。”叫阿蛮的年轻人胸有成竹的说,看了看日头,又在火口添了几把柴。
三爷似乎丝毫没有觉得放松,仍旧不停地搓手:“等这次的结果出来,如果真有七成把握,我们就动手。”
“三爷,您真的要去那个大不。。。什么来着?”阿蛮好奇的问。
“那叫大不列颠。皇上指派的船队要去,我是船长,能不去吗?”三爷闻言,觉得好笑,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噢,不过这名也着实奇怪,大不列颠,一个那么大的国家,又不是马,当然不颠了。”阿蛮没出过海,根本不知道所谓大不列颠只是音译,想当然的说。
“你啊你,跟你说了你也不懂,赶紧干活。”
“知道了三爷,您回去歇着吧,让您的侍卫守着外围就行。晚上应该就有结果了,好了我再叫您。”
一直等到晚上月亮完全升空,阿蛮才兴奋的捧着一摞砚台,冲进了屋内:“三爷,出窑了,您赶紧试试,看看如何!”
三爷正靠在榻上休息,闻言一跃而起:“拿斧子来!”
咚咚当当一阵乱想,十块泥质砚台尽数被砸开,里面无一例外,竟然都暗藏着另一块砚台!里面的小砚台外,紧紧的裹着一块石棉,拨开上面的碎屑后,十块砚中砚全部完好无损!
“好!好!好!”三爷大喜,连叫三声好,从床底取出一块砚台,小心翼翼地交给了阿蛮,连连嘱咐:“万万小心!”
阿蛮珍重的接过砚台,放在手中端详,忍不住惊叹:“真是极品啊!三爷,皇帝老儿亲笔御诗的宝贝,就是不一般啊!”
皇帝老儿?!一直默默跟着阿蛮的秦宇大惊失色!这块松花石砚,竟然是康熙亲笔题诗的?这两个人要干什么,难道说他们。。。。。。
三爷一把捂住阿蛮的嘴,神色惊慌:“嘘!小点声!小心让别人听了去,私运皇帝的御赠之物,是株连的大罪!咱们这里几十号人,一个都活不了!”
阿蛮也吓了一跳,瞪大了眼睛连连点头。秦宇在一旁看的真切,见阿蛮果然又叫了两个人来,先用石棉严丝合缝的覆在了那块康熙御赐的松花石砚上,用来隔热,随即把事先和好的澄泥糊在外面,不断修缮,渐渐做成了砚台的形状。三爷又叫来一个年老的工匠,给了他一张宣纸,上面是帆船和羽毛的图案,说道:“张老头,你就照着这个画,记得,越像越好。”
张老头胸有成竹的一笑:“好嘞,交给我您放心!三爷,底款落什么呢?”
三爷略一思索,说道:“打上年号,再落款过海山人!”
一切都很顺利,待得砚台一出窑,三爷立刻在几名劲装男子的护卫下离开了村庄,连夜离开了。临走前,他当着全窑工的面,给了阿蛮五百两银票,吩咐他取了之后分给兄弟们。阿蛮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钱,兴奋的眼睛都绿了,连连道谢,将三爷一直送到了大路,才转身回村。
谁知还没走出几步,他突然感觉后心一凉。阿蛮不敢置信,艰难的回头,看到的最后画面,是一个黑衣男子冰冷的眼神。他到死都不敢相信,他一直忠心耿耿跟随的三爷,居然过河拆桥,在最后时刻摆了他一道。
三爷面色阴森,声音毫无感情:“对不起了,阿蛮。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
这就是他的计划精髓所在,窑工们知道他在做什么,所以他杀了这些窑工,但他的护卫却一无所知。是夜,三爷的几名护卫,血洗了这个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
。。。。。。
回过神来,秦宇眼神复杂,目光先扫过洛天明,然后才看向冯德正。
时空里的最后的场景,分明是洛天明几年前因公出差意大利,经过一家旧货店时,无意中发现了这方砚台,一眼相中,最后以500欧元的价格买下。至于为什么这块本该在英国的砚台却出现在了意大利,说来也是造化弄人。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三爷瞒天过海的计划,最终还是被一个护卫知道了。他一直陪着三爷远渡重洋,刚刚到达英国大陆,他立刻动手,抢走砚台之后远走高飞。可怜的三爷,打了无数算计,却最终一无所得,身死客乡。可惜那名侍卫,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终流落意大利,卖给了一个喜好毛笔字的欧洲人,只换了几个面包,没多久也悲惨的死去了。
接着就是洛天明回国之后,他立刻联系了包括冯德正在内的多位国内收藏大家,几人见过之后无不见猎心喜,若非洛天明死活不卖,这件东西怕是已经高价易主了。几个大行凑在一块儿研究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这方砚台应该是康熙年间出口欧洲的外销商品,为了迎合欧洲人的喜好,才会在砚上刻下帆船一类的纹饰。
这在大量对国外输出外销品的康熙年代来说,是很常见的情况。
说起来秦宇在时空中待了好几个小时,其实时间也不过刚过了几秒而已。在坐的几人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常,只是见秦宇一直皱眉思索,只好耐心等待,不好出言催促。
其实,秦宇是在考虑如何措辞。
又过了好几分钟,服务员轻声轻脚地端过一个盘子,上面摆了四个冷菜。冯德正摆摆手,示意服务员先离开一下,不要打扰。
冯书雅实在忍不住了,打破了这异常宁静的氛围:“秦宇,你看了这么久了,看出什么名堂没呀?”
“书雅,你不可以。。。”冯德正刚批评孙女两句,提醒她不该如此失礼时,秦宇开口了。
“冯老,这件东西有些古怪。按说它的工艺极其精美,虽说纹饰特别了些,但在清代众多澄泥砚当中,也算上品之作。”
一句话,就给这东西定了性,清代佳品。
冯德正和洛天明一听便露出笑容,知道秦宇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其实这件东西并不是难以鉴定之物,只不过历朝历代出口砚台极少,有这种纹饰的更是罕见。但只需想通其中关节,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
真正让二人赏识的是,秦宇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肯定的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情况,要么是不懂装懂,要么就是成竹在胸,秦宇显然属于后者。
只是这古怪指的是什么呢?
“我也不知是该恭喜您淘了件好东西,还是该可惜您错过了更好的宝贝。”秦宇话锋一转,面露纠结:“这件东西,两位肯定也仔细的研究过了,这其中。。。”
“其中如何?”洛天明抢着问。
秦宇顿了顿,摇身一变开启了忽悠模式:“我从小就跟我爷爷,钻研学习古董的知识,尤以砚台为甚。我爷爷一辈子独爱砚台,大大小小新新老老的砚台我也过手了无数,我从小耳濡目染,也是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说了一半,秦宇突然止了话头,轻轻望了眼包间门口。
冯德正会意,张口道:“服务员,你先出去吧。菜就先别上了,等我们叫你再进来。”
服务员点头表示明白,推门出去了。在这种档次的饭店谈生意的人很多,各种各样的要求她们都见过,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小秦,你接着说。”
“说来也巧。这种纹饰的澄泥砚我虽然没见过,但是同类型的我却经手过两方。冯老,洛老,你们二位若是愿意信我,我就说上几句,若是不信,也没关系,反正这方砚台本就是好东西,这点毫无疑问。”秦宇表情严肃,沉声说道。
这下不仅冯书雅好奇了,很少说话的冯音音都在一旁悄悄竖起了小耳朵。冯德正和洛天明都是心里一咯噔,对视一眼,仿佛在交流说,莫非这玩意儿还真有什么蹊跷不成?
犹豫片刻,冯德正才道:“小秦,但说无妨。”
“洛老,您呢?”秦宇又转头看向洛天明。表面上是冯德正出面试探秦宇深浅,但这东西的所有人是洛天明,他们虽不说,秦宇心里却明镜一样。所以,他必须得征求持有人本人同意后才能说出真相。
“嚯,你想急死老头我是吧?赶紧说!”洛天明连忙道。
秦宇微微一笑,终于抛出了这枚重磅炸弹:“我也犹豫了很久,才决定说出我的观点,毕竟它很难被论证。这方砚台,的确是康熙时期烧制出口的没错。但做出这方的砚台的人,也就是这个过海山人,他真正的目的,并不是想烧制一方普通的出口砚台而已,而是想,瞒天过海!”
伸手示意想要说话的冯洛二人先不要说话,秦宇接着道:
“初上手时,我就觉得这砚台有些古怪,我刚才一直在想,究竟是哪里有问题。后来灵光一闪,终于明白了。这东西的重量不对!我过手澄泥砚无数,这种泥料做出来的东西,一体烧制,里外都是同样的泥料,绝无可能这么沉。而且我过去也极为碰巧地见过类似的情况,我敢肯定地说,这砚台里面,另有乾坤!”
“另有乾坤?!”洛天明惊呼一声:“你的意思这里面还有东西?”
“没错。”秦宇点头:“准确的说,这是一方砚中砚!”
冯书雅惊得说不出话,冯音音也张大了小嘴。冯德正蹭的就从座位上弹起,重重一拍桌子:“砚中砚?你确定吗?!”
“不确定。”
开玩笑,确定也不能承认啊,自己又没有透视眼。秦宇纠结许久才决定说出真相的原因,实在是因为这砚台里面所藏之物档次太高,就算是在另一个空间里见过,他也是想再次亲眼看看,上手好好品味,而不是像看电影一般走马观花。这可是康熙大帝御赐诗词的砚台啊,就让它这么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秦宇如何能舍得?
“那你怎么证明你说的话?”洛天明追问。
“我没法证明,只能凭经验说话。想要证明,办法倒是有,但风险太大。”
洛天明死死盯着秦宇,脸色变幻不定。
秦宇不说话,就那么淡定的坐着,面无表情。其实他心里很紧张,如果洛天明和冯德正不信他的话,那他可就悲剧了。两人的地位都很高,人脉关系网更是铺天盖地,若是被他们二人当成吹牛逼的神经病,那就折了大本了。
安静了有一分多钟时间,连空气里都开始弥漫出尴尬的味道。洛天明突然一把抓起桌上的砚台,心疼不已地咬牙道:“上回我没信你,差点载个跟头。这回我就当还你小子的情了,五千块而已,砸了!”
洛天明心里在流泪,不是钱的问题,关键是喜欢啊。
“小秦,你说怎么砸?”洛天明狠狠的抬起手,刚想落下又停在半空。
秦宇说:“洛老,我知道您不舍得,让我来吧。服务员!”
服务员推门进来:“请问是可以上菜了吗?”
“拿个锤子来!”
“好的,马上给您上。。。”服务员到了嘴边的话被生生噎住,然后说:“锤子。”
出门的时候,她不断对自己说,我是高级饭店的高级服务员,客人吃饭前先点个锤子有什么奇怪的,不奇怪,我一点都不奇怪。
可是,我们这种高级大饭店,为什么会有锤子提供呢?
真的好奇怪啊!
。。。。。。
一锤在手,天下我有。
既要打碎外壳,又不能伤到内里,这是个技术活。秦宇拿着锤头左右比划了一下,在众人目光锁定下,找了一个自认为合适的角度,手轻轻落下。
“咚!”
一下不够,再来。
“咚!”
“咚!”
。。。。。。
在不同的角度连续敲打了十余下,一方大尺寸的精美澄泥砚已经面目全非,表面覆满了龟裂纹。
来了!
秦宇兴奋的放下手中的铁锤,细致地剥开开裂破碎的泥块。这可是一件隐藏了三百余年的顶级藏品,即将在他手中面世,他怎么可能不激动?
良久,秦宇看见了那层薄薄的石棉,他的心脏顿时一紧,双手不由自主的开始颤抖。终于,这方极品松花石砚,总算有了重见天日的这一天!
轻轻拨开石棉,砚台的真身完全展现在包间内几人面前。它形制宛若一汪古泉,又似铁钟,石色翠绿,横纹缕缕,仿若水中微波,轻漾而去。翻过背面,一行楷书小字刻着诗文:“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旁有篆书落款:“康熙,御铭。”
冯书雅捂着小嘴强迫自己不叫出声,目光里满是惊恐,仿佛见了鬼。洛天明呆若木鸡,冯德正更是震惊的嘴唇都在哆嗦。一时间,整个包间里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秦宇把完全剥离出的这方松花石砚拿在手中,轻轻擦拭上面残留的石屑与灰尘后,恭敬地摆在目瞪口呆的冯德正面前,笑容略显古怪:“恭喜冯老,拾得惊天巨漏。”
冯德正愣愣的看着面前的这方御制松花石砚,又看看秦宇,那表情仿佛在看外星人。洛天明也好不容易从震惊中回过神,颤声问道:“老冯,这,这玩意儿真是皇帝老儿,御用的?”
冯德正回过神,喃喃的自语:“这,这是国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