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成为航海王》免费试读第59章 拖了十一年的“烂尾工程”##
从龙江宝船厂出来,费信和张武乘着马车往东而行。
张武住在会同馆费信则住在马府街的郑和府邸,两人差不多同路。
可就在他们走过羊市桥快到应天府的时候,突然看到前面一大群人跑过街口,周围的街巷里人来人往一下子好像变得有些喧嚣起来。
“怎么回事?前面怎么了?”
费信看到周围的人乱哄哄的,马车也被逼着往路边靠,有些纳闷的问了一声。
车夫也有些稀里糊涂,跳下车随手拉过一个路人问了几句,转回头着就对他们说道:“聚宝门外的大报恩寺那边出事了……好不容易建了五层的塔,塌了一大半!唉!这些年已经塌了三次了!”
听到车夫的话,费信脸色顿时一变!
张武知道这大报恩寺是郑和除了巡洋航海之外的另一件差使……可相比起他在航海领域的成就而言,督建大报恩寺的工作却极为不顺利。
今天中午费信被叫过来之后,闲聊之间郑和还曾经说过,皇帝对大报恩寺迟迟未能完工非常不悦。
北征之前据说因为一个工部主事贪污了十两银子的小案子,竟然派出锦衣卫缇骑,将南京工部一位侍郎三个郎中四个员外郎以及主事、提举、大使等四十一名大小官吏通通锁拿下了诏狱……
如此重责显然已是不满到了极点,如果不是郑和多数时间远洋海外,督建大报恩寺只是挂名,加上他巡洋出使功勋卓著,否则恐怕皇帝震怒之下他也脱不了干系。
但是,这一次已经建好了一半的塔又塌了,而且还是在监国太子与郑和都在南京的时候……
作为郑和亲信部属的费信听到这个消息,怎么可能还坐得住呢!
看到他阴晴不定有些慌乱的表情,张武直接对车夫说道:“转道走府东街南门大街去聚宝门……”
费信看着张武愣了一下,张武沉声说道:“道听途说不如去现场看看……三宝大人知道这个消息应该也会赶过去吧!”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诗中所言的“四百八十寺”起源就是大报恩寺,作为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佛寺,大报恩寺的历史从三国时期的孙吴开始,千余年间,历经各朝,屡废屡建,寺名亦屡屡更易,有过长干寺、天禧寺等名字,而大报恩寺塔的前身是阿育王塔。
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寺庙毁于火灾,四年后朱棣以纪念太祖和马皇后为名,敕命工部于原址重建大报恩寺及九层琉璃宝塔“依大内图式,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寺曰大报恩寺。”
在张武前世的历史上,整个大报恩寺项目的建造从永乐十年开始直至宣德三年工程进展缓慢,明宣宗朱瞻基特下御敕,严令时任南京守备的郑和“即将未完处,用心提督,限期完工”。
最终建成竣工的时候已经是宣德六年了,前后共历时十九年方才完成。
竣工以后,郑和将海外带回的“五谷树”、“婆罗树”等奇花异木种植在寺内。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自建成之日到清末咸丰年间毁于战火,一直都是华夏最高的建筑,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西方人所著的近代史中,大报恩寺琉璃宝塔被视为华夏的标志性建筑,有“华夏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的美誉,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张武还记得在2008年,他当时就在南京,参加妻弟的婚礼。从新闻里得知大报恩寺的前身的长干寺地宫中出土了全世界唯一一枚“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以及“七宝阿育王塔”等一大批世界级的文物。
当时张武还带着家人饶有兴致的跑去现场看考古,当时看到的是一个大工地,考古现场则被围得密不透风……
原本他以为目前还在修建中的大报恩寺应该也差不多,可没想到到了现场看到的已经是一座初具规模的佛寺建筑群了!
“不是说大报恩寺一直都未建好吗?这……不是都差不多了吗?”
张武有些纳闷地看着周围,从山门的金刚殿进入寺内,一路走来过香水河桥、天王殿还有眼前比皇宫大殿都毫不逊色的大雄宝殿,下墙、石坛和栏杆都由汉白玉石砌成,雕镂得非常别致。
以后世的商业开发的角度来看,眼前这座寺庙,只需要完善一下内部装修,把和尚都给配置齐了,直接就可以“开门迎客”……
或许……应该说开山门、迎香客“正常营业”了!
看着张武满是困惑的表情,费信叹了口气说道:“我们往后面去,看了你就知道了……”
当他们绕过大雄宝殿,来到寺院中庭的时候,眼前残缺不全的宝塔底座和周围一大堆的瓦砾废墟,总算是让张武明白了……
原来,这大报恩寺其实已经完工了一大半,最后就剩下这座寺庙最核心的部分——九层琉璃宝塔没有完成。
回想起刚刚那个车夫所说的话,从开始建寺至今,这塔建了塌、塌了建已经倒塌过三次了!
怪不得这个“烂尾工程”,从开工到现在已经拖了十一年了!
看来问题还是出在这座“天下第一塔”!
“三宝大人……您在啊?”
费信看到前面正围成了一圈的官员之中有个熟悉的身影,立刻上前打了个招呼,可只是开口唤了一声,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得讪讪地问候了一句。
郑和看到费信,叹了口气说道:“昨日就听允中来报,说是塔基向东南偏了一尺半,正想着如何补救……谁知道今日竟塌了!”
偏?
张武站在费信身后,包括郑和在内所有人都没注意到他,而他听到郑和的话,就这一个“偏”字,立刻让他明白了这塔为什么老是会塌了!
地基不均匀沉降……
这是所有高层建筑都会遇到的问题,最著名的比萨斜塔不就是偏的吗?
虽然张武不知道正常的历史中,后来郑和等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但他知道这对自己来说倒是又一个绝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