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学
这里有好看的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挑了两天的粪后,村里的活就少了下来,知青们闲下来后往山上跑的更勤快了。

除了捡柴,就是继续寻找一切可以吃的东西。

知青们的粮食都不多,这还有两个多月才能分到今年的粮食,大家心里都慌慌的。

新来的知青心里更慌,他们的工分不多,今年分的粮食肯定是不够吃的。

现在的活不多,大家就商量每天吃的量减少了一半,晚上就勒紧裤腰带不吃了。

除了冯莹莹和顾小虎,其他人能从家里拿到的钱票都不多。

当然程榕是不用担心这些的,她厨房里的东西足够她吃香喝辣的了。

每次上山她都能找到不少的山货,野果子和野板栗,还找了野生的葛根,这个可以做成葛根粉,也能当做吃的。

不过这些东西大部分放在了自己的厨房里,等秋收后自己还要寄东西回家。

每天直播的抽奖已经让程榕厨房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奖励的大米和面粉加起来都有500多斤了,各种肉类也有50多斤,她现在已经不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护肤品也奖励了两套,可把程榕给高兴坏了。她现在虽然年轻,但在这农村风吹日晒的可不得好好保养。

厨房里的两只母兔子已经怀孕了,肚子鼓囊囊的,过不了多久就能生崽了。

远在燕市的红星轧钢厂,下班的铃声一响,大家就赶紧往家里赶。

钳工程大志收拾好自己的工具,换下工服和工友一起就走出车间。

路过厂大门时,被门卫张大爷给喊住了。

“大志,有你的包裹。”

听到有自己的包裹,程大志愣了一下,接过包裹一看是自己闺女寄来的。

程大志脸上立马就带笑了,工友们打趣他是真心疼闺女。

和工友道了别,程大志手里拿着一个包裹兴高采烈的回了家。

四合院里的邻居们都看到了程大志哼着小曲,手里拿着包裹,就都有人问起来。

“大志哥,啥好事这么开心啊!”

程大志想了想,这些人平日里总说道自己闺女,自己得给闺女正个名。

“我闺女给我们寄了包裹回来,这孩子下乡了变得懂事能干了。”

说完就拎着东西回自己家院子了。

邻居们一听是程榕寄东西回来,都觉得新鲜。

这丫头以前都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啥时候这么孝顺了。

他们程家分家后,大儿子家的日子是过的红红火火的。

听说她家程芬芳在红星轧钢厂宣传部干的不错,算是站住了脚。

程家二儿子程建军的木工活也干的红火,看起来也不少赚。

前不久听说金大花的老娘过六十大寿,程建军还给岳母操办了起来,搞的热热闹闹的。

至于程大志两口子自从分了家,两人脸上就没了笑模样,看样子是过的不顺心。

在屋子里折火柴盒的李春霞看到丈夫回来,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准备去做晚饭。

出门时看到丈夫手上的包裹,赶紧迎了上去。

“哪来的包裹,里面装的啥啊?”

“不知道呢,是咱老闺女寄回来的。”

听到是程榕寄东西回来,可把李春霞开心坏了。

在屋里写作业的程建华也放下手里的作业,围着他爸手里的包裹转来转去。

老两口在家可担心自己的闺女了,这么久都没等到信,心里可不得劲了。

这不听到女儿寄东西回来了,心里开心极了。

一家人就在客厅里拆包裹,从包裹里拿出两个大布袋。一个布袋里全是吃的,干木耳,干香菇,野菜,葡萄干。这些可都是好东西,还不老少呢。

程建华直接拿了一把葡萄干,塞进嘴里一尝酸酸甜甜的好吃的很。

“妈,我姐寄的葡萄干真好吃。”

小家伙说完就又掏了一把葡萄干塞进兜里,想着待会去院子里嘚瑟。

李春霞看着炕上的一堆吃的,心想闺女才下乡多久啊,这是从哪里弄回来这么些东西。

拆完一个布袋,又继续拆另外一个小布袋,里面是一个手套还有两块手帕。

“哎呀,当家的,瞧瞧这手套。”

李春霞拿出手套,用手比了比手套大小,才发现里面是兔毛的。

“这竟然是兔毛手套。”

这下可把李春霞给惊呆了,兔毛手套可是精贵的好东西。

“手套是给我的,手帕是给你和岳母的。”

程大志抖了抖手里的信,让小儿子程建华念给媳妇听。

自己拿着兔毛手套试了又试,脸上的褶子笑成一团。

要不说老闺女孝敬自己呢,这么多子女,就闺女惦记自己。

听到闺女说自己在乡下已经适应了,没有挨饿挨冻,和知青们也相处的不错,没受人欺负,李春霞一直悬着的心里好受了不少。

闺女还说每天除了干活,不上工就和知青们一起去山上摘野菜,还好运气的打到一只野兔。兔毛给爸爸做了手套,给妈妈和外婆做了块手帕,让大家不要担心她。

李春霞听完信的内容,抹了抹眼泪,直说闺女下乡后变得懂事了。

夫妻俩平缓了一下心情,就开始把东西给收拾出来。

兔毛手套和手帕收了起来,这天气还用不上。

李春霞把女儿孝敬外婆的东西给捡出来,招呼程大志做饭,她出门被老娘送过去。

隔壁的王翠红听到这边的动静撇了撇嘴,刚听说公公拿回了一个包裹,就回来听墙角。

只知道是小姑子程榕寄东西回来了,也不知道具体寄了什么东西。

自从分了家,婆婆看他们一家更不顺眼了,平日里都不搭理的。

不过他们这房日子是好过了,大闺女程芬芳在厂里表现的不错,虽然还是临时工,但每个月也有十五块不是。

现在家里面两份工资都攒在自己手上,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的。

不过听到程榕那丫头寄的东西回来了,还是挺好奇的。

王翠红看到婆婆拿着东西出去了,公公一个人在家的话,还可以去打听打听。

刚要出门,就看见自家男人和闺女下班进了门。

“妈,我们回来了。”

程芬芳梳了两个麻花辫,穿着一件粉色的确良衬衫,黑色的棉裤配着一双红色的布鞋,看着娇俏可人的。

自从这个闺女进了厂里,王翠红和程建设两夫妻对她的态度就180度大转变。

“我姑娘回来了,辛苦了。妈待会给你做好吃的。”

王翠红等他们父女俩进屋,就把程榕给爹妈寄东西的事说出来了,然后就出了门。

听到程榕寄了东西回家,程建设心想他爹妈肯定会给那死丫头寄钱,相比之下,那死丫头寄回来的东西算什么。

程芬芳皱了皱眉头,她下乡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东西寄回来。

她倒是想知道程榕寄回了什么东西,但是分家后她爷奶对她就没了好眼色,都不搭理她。

没一会,王翠红从隔壁公公那里知道,程榕寄了些野菜山货回来,还给公公送了一双兔毛手套,给婆婆和外婆送了一块手帕。

别的东西都还好,那双兔毛手套就很珍贵了,听说是程榕他们在山上逮的野兔。

王翠红听着就有点眼红,那双手套要是给自己大宝就好了。

程芬芳心里更不舒服了,这程榕在乡下好像混的还挺好的。

不过想到自己的工作和以后的前途,就对只能待在乡下的程榕充满不屑。

这边程榕的外婆李老太听到是外孙女给她寄了东西,开心的一直叫好。

程榕的舅舅舅妈也挺高兴的,没想到以前来家里就搜刮东西的大侄女会给家里寄东西,这是下乡后变得懂事了。

“榕榕妈,不是我说,我家榕榕可真懂事,这条胡同里可不少乡下的知青,大多是家里人寄东西,很少有孩子寄东西回来的。”

“可不是,女大十八变,我闺女也懂事了。”

李老太拿着这干木耳和香菇闻一闻,这东西炖肉滋味可老好了。还有这野菜也是城里难得的好东西,是能当粮食顶肚子的。野葡萄干的滋味也好,自己的两个孙子孙女吃个不停。

“妈,你瞧这个,是榕榕给你做的帕子,针线可仔细了。”

李老太和李舅妈看着炕柜上铺着的新手帕,都吃了一惊。

“这是榕榕给我做的?”

“嗯,上面还绣了一朵兰花呢。”

李老太拿起崭新的手帕,用苍老的手摸着上面的兰花。

“哎,我外孙女真贴心。”

在娘家待了一会,李春霞就赶紧往家里赶。

李老太等闺女一回家,就拿着一大把野葡萄干出去和院子里的老姐妹炫耀去了。

过了一个月,刘队长就通知大家明天开始秋收了。

出门时,程榕给自己涂了厚厚一层防晒霜。

不得不说系统出品必是精品,这防晒霜涂上去没有刺鼻的香味,不容易被别人发现,防晒效果还特别好。

到了玉米地里,大家就开始掰玉米。掰好的玉米放到背篓里,装满了就倒在计分员面前的空地上称重计工分。

村里的牛车再把这些玉米地运到村里的粮仓里。

顶着太阳,全村人大家都埋头忙着收粮食。掰了一天的玉米,手都要抽筋了。

一天下来男的能计个满工分,女的也能计个七工分。

冯莹莹虽然有顾小虎这个舔狗,但秋收任务重,顾小虎也没多余时间帮忙。

刘队长和计分员都盯着呢,几天下来,冯莹莹的脸都晒黑了。手也开裂了,整个人都粗糙了不少。

程榕也累,每天深感农民真的的不容易。

因为秋收太累了,程榕吃的就更好了。每天进自己的现代厨房里直播给自己加餐,吃的那是满嘴流油的。

掰完玉米,又开始收割藜麦,最后又开始挖番薯。

等粮食收完,程蓉他们就要继续去粮仓里刨玉米粒。

忙了快一个月,秋收才正式的结束了。

不过今年的粮食也不算丰收,交了公粮,剩下的粮食也不算多。

看着刘队长和村民们的焦虑神色,程榕心想明年城里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秋收结束后第二天,队里就把今年的任务粮交到了公社,然后就开始按工分分粮。

村里广场前都是人,各家都拿着布袋和箩筐开始排队。

大家忙碌了一整年,可不就等着这一刻么。

知青们自觉地排在了队伍里最后面,开始等着分粮食。

从中午到了晚上四点多,才轮到知青们领粮食。

大队会计报了工分后,就让计分员给称粮食。

新知青的工分都不多,分到的粮食也不多。扣除了大队提前预支的,剩下的就没有多少了。

程榕最后分了一袋30斤的番薯,一袋50斤的玉米粉,一袋50斤的藜麦粉,还有六块钱和四十斤粮票,半斤油票,这可是她以后整整一年的粮食。

秋收完了,队里的活又少了下来。趁着休息,程榕和李芳他们商量着一起去镇上寄东西。

老知青里有不少人还要补贴一些给家里,毕竟城里的供应粮也不够吃,在农村还能吃野菜垫垫。

程榕把放在空间厨房里的20斤干板栗和一斤左右的葛根粉寄了回去,附带一封报平安的家信。

其他人也寄了包裹回家,程榕的东西也不算太惹眼。

过了一个星期,燕市红星轧钢厂的程大志又被门卫张大爷给拦了下来。

“大志,有你的包裹。”

程大志这次听到包裹,就知道是自家闺女寄来的。

只不过这次的包裹比上次大多了。

回到四合院,程大志的包裹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很快大家就知道程榕又往家里寄包裹了。

院子里有不少人家有子女下乡的,但从没见有人寄包裹回来的。

这程家闺女还挺能干的啊。

李春霞看着闺女寄来的大包裹,心想自家闺女又给家里寄啥东西了。

打开包裹,里面是是满满一袋子干板,另外一个小袋子装的不知道是啥。

程大志读了闺女的信,才知道那小袋子里装的是葛根粉,可是滋补人的好东西。

信里闺女说东西是从山上摘的,正当途径得来的。今年秋收粮食已经分到了,让家里别寄钱票了。信里还夹着上次家里给她寄的十块钱和二十斤粮票。

最后还说过年会回家探亲,让爹妈别烦心她。

李春霞抹着眼泪,看着包裹心里挺不好受,觉得闺女肯定吃了不少苦。

同样心里不好受的程大志安慰自家媳妇,说过年就能见面了,到时候好好补偿闺女。

过一会,李春霞的心情调节的差不多了,把闺女寄来的东西分了一份出来,拿着去了自己娘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