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学
这里有好看的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当槐树村的日落上方飘起阵阵炊烟时,驴车如同归家的孩子,欢快的驶入了沈家院内。惊喜的是,阿奶正在厨房做饭,光闻着味就知道饭菜一定可口,阿奶的厨艺是不错的,只是难得吃上一回。拿她的话说,家里有什么可煮的?天天野菜粥哪里需要什么厨艺?

阿娘紧赶着去厨房帮阿奶做饭,阿爹将车上的东西搬下来。

阿奶心情好,做了红烧肉,蒸了一碗鸡蛋羹,炒了一个素冬瓜和一个野菜豆腐汤,米饭是杂粮掺着白米的干饭,还热情的招呼大伙坐下吃饭,难得的和颜悦色。

小满咽了咽口水,一脸好奇的问道:“阿奶,有什么喜事吗?这么多好吃的!”

周氏往小满碗里夹了块红烧肉,“乖孙子,阿奶开心,多吃点!”

沈春妮默默地扒着米饭,观察着周氏。阿奶突然这么和蔼,说实话她心里有点慌,不会是又要搞什么幺蛾子?不过阿奶做的红烧肉真是色香味俱全,她今晚准备多吃一碗米饭。

这顿饭接近尾声时,阿奶的声音响起,“今日隔壁赵家的大媳妇,向我打听春花的事,她想给娘家侄儿说个亲,名叫赵彬,年龄二十七,是家里的独子,长得一表人才,在镇上布庄做掌柜,手里管着几个人,聘礼人家承诺给三十两,六匹布,一套银首饰。我已经答应过几日带春花去相看。”

全家一致停了手里的筷子,看向周氏。再看向沈春花有点懵,又欲哭的模样,场面出奇的安静。

最先来反应过来的张氏,她语气愤慨:“娘,你怎么不跟我们商量一下?好歹也问问春花和我们的意思再回复,何必这样心急?”

“阿奶,我不想嫁,我不去!”沈春花急得脸通红,说完咬着嘴唇低着头

周氏脸色一沉,把筷子重重的摔在桌子上,“怎么?这样的条件,你们还能找到第二个?现在不想嫁,等到年岁大了,都是被人家挑剩的,哪里还有好的?春花你可是我养大的。”

沈顺没开口,心里思索着,他觉得条件确实可以,但二十七岁为何还没成婚?当真这样好的条件还轮得到他们家?

沈春花哭了起来,边哭边吼着:“我现在就是不想嫁,我要嫁也要找自己如意的,何况还大我十岁,如果他这么好,为何一把年纪了还没成家?”

沈大魁有些无奈,沉声说:“娘,你应该商量再答应,都不知人品如何,贸然相看,怕后面影响春花的名声,最重要是春花自己的意愿。我闺女不想嫁,我养着就是。”

周氏听着话,气得跳脚,“怎么?合着就我一个人是坏的?春花是我带大的,我能害了她不成?人家条件好,去看看,不合适到时不应这门婚事就行了。”

沈明义拉着周氏重新坐了下来,“不如这几日先去打听一下那人的品行,春花说得并无道理,这年岁还未成婚,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沈顺开口道:“去打听打听稳妥一些,先不急着相看。”

一家人最后不欢而散,事情已经答应人家,也只能先打听一下赵彬的品行和为人!

沈春花哭了好一会儿,张氏安慰也没用。张氏内心焦虑,知道春花心里有意中人,但是顺阳跟春花不是一路人,现在要相看的人也没事先打听清楚,年龄还大这么多。她叹了口气默默出了房门,让沈春花自己消化情绪。

沈春花趴在被子里抹眼泪,眼睛肿得跟核桃一样。

看着为情所困的沈春花,她没经历过,有些不解,但却看不过眼,坐在床边小声询问:“阿姐,你说实话,你是不是有意中人呢?”

沈春花顶着被子猛地坐了起来,整个人都藏被子里,露出两只眼睛,她有些结巴,“你瞎说啥?我,我没有。”脸上已是滚烫一片

“是不是刘顺阳?放心,我不会告诉任何人。”沈春妮继续小声询问着。

沈春花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半天,声音小得如同蚊子,“你怎么知道?”

“猜的!顺阳哥是个好的,但是他这几年要科考,他们家的人不会这么早将他婚事订下。等他有了功名,他们家也不会考虑咱们村的姑娘,你真喜欢就叫娘去打探打探,万一他也中意你呢?不行,你趁早死心。”沈春妮知道这话会让沈春花难受,但只想让她明白现实的阻碍,给她打一剂预防针。

“我心里清楚,我只是想再等等……等他考上秀才再说。”沈春花失落的垂着眼睛

沈春妮用手拍了拍沈春花头顶的被子上,一本正经的样子,“你心中知晓便好,我自会支持你!”

沈春花眼眸顿时明亮,“真的,你支持我?”

沈春妮肯定的点了点头,阿姐还是一个未成年少女了,要她说怎么也要二十以后再谈婚论嫁,只是这时代的女子大多十六七岁开始定亲成婚,这个世道给女子太多的束缚和规矩。

她以后又该如何应对?船到桥头自然直,好歹阿爹阿娘不会强迫她。上辈子当了二十多年单身狗,这辈子她还小,索性不急着考虑。

第二日清晨,沈顺从屋里拿了一张图纸才坐下,咳了几声后停下来,“昨日你们走后,钱贵来过,他把图纸给了我,报了一个价钱,让我们商量后,给他一个准信。”

沈大魁接过图纸,看了看,挠着头说道:“爹,图纸我看不懂,老二你看看有啥问题?”

沈明义拿过图纸给了沈春妮,“图纸我已经看过,新房那边朝向和布局跟现在这院出入不大,东西两侧一共四间卧房,有一小厨房和柴房,一间堂屋,一个杂物间。老屋翻修,钱贵说主体结构都没问题,要把屋顶翻新,还有柱子要重新刷一遍漆,屋子粉一遍。”

她接过图纸,看了看,跟二叔说的一样,没什么问题。只是她要求多加了两间小屋,作为备用房间。

钱贵初步估计要五十多两银子,如果两个院子都要铺青石砖,要再加十两左右。加上两个院子都要打新家具,也得花不少钱,怎么也要准备一百两左右。沈春妮一算,突然又觉得很穷,还是得想办法挣钱。

现在钱多数在阿娘那存着,她这只有一百多两,离一千两还差得远。现在家里生活质量提升,她就要努力赚钱完成系统任务。

沈顺去找了村里算命的王爷爷算动工的日子。看了几个日期,最后定在七日后开工。

沈大魁和沈明义,沈春妮一起出门,先驾着驴车去钱家村找钱贵,通知他开工的日子。

“大魁你们来了!快屋里坐。”钱贵热情的照顾着。

几人跟着进了院里,钱贵喊家里的妇人一人上了一碗甜水。

几人没磨叽,说了来意,沈大魁开口道:“我们家看了日子,订在七日后开工,你这边有没有什么问题?”

钱贵看着精明能干,又带着一些憨厚。他笑着应道:“没问题,这几日你们要把材料给订好,其他的你们放心,我们肯定干好。”

“不知你今日是否有空?能否等下跟我们一起去镇上,帮忙订一下材料?”沈明义开口道

钱贵立马应下,沈大魁拍了一下大腿站起身,“那现在就走。”几人一起坐着驴车去了镇上。

沈春妮想去看看酒楼生意如何,也想去打探一下赵勇的情况。沈明义要去书肆买些纸墨。

她和二叔在聚福楼下车,现在是巳时,见已经有客人进酒楼。

她跟沈明义道别后,进了酒楼大堂,吴掌柜正站在柜台拨弄着算盘。

“吴掌柜,忙着呢?”甜甜的笑容挂在脸上

吴掌柜抬眼看到来人,神情激动的迎了上来,“沈姑娘你可算来了,配料只够再用两日,我还想着晌午过后就去槐树村找你。”

沈春妮脸上的笑容又多了一些,“看来聚福楼生意很好咯?不知道其他店反应如何?”

吴掌柜脸上也是笑意满满,“各店反应比预期还要好,沈姑娘果然不同凡响。”

“吴掌柜言重,我也就喜欢倒腾点新奇口味。”

东家信上说,这次我们先各订两百份。以后五日给我们送一次货,一次就各八十份。

“这次怎么订这么多?”沈春妮疑惑的问道

“是东家私下要一些。”

“原来如此!不过两日后我可先各送八十罐,其他的数量要再等两日送来。”

“行!那我这边就等着姑娘的货了!”

“吴掌柜放心一定按时送到,还有一事,我们家种了一种新品的绿色辣椒,微辣清甜,可做菜使用,也可当配料使用。不知可否帮我问一下陈二公子有没有兴趣?”

“绿色的辣椒?我一定转告,我们东家最喜欢新奇食材。”吴掌柜眼睛转了转,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已快到晌午,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店里变得门庭若市,有管家和丫鬟过来打包的,也有三五成群而来的,还有几个小姐妹一起的……

她在酒楼要了一只珍宝鸭,准备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吴掌柜却怎么也不肯收钱,沈春妮只好把银钱放下快步离开!

出了酒楼,她往西边走去,刚跟吴掌柜打听了游记布庄的方向,布庄在镇上的主街道,旁边挨着一家胭脂铺和首饰铺。

她先到了布庄隔壁的首饰铺,店铺门面收拾得格外精致,推开门扉,一股淡淡的幽香扑面而来。店内光线柔和而明亮,将各种珠宝首饰映照得熠熠生辉。

柜台后面站着的那位掌柜是个中年妇人,一身装扮甚是讲究。她身着一袭宝蓝色的锦缎长裙,上面绣着精美的牡丹花纹。头上梳着一个高高的发髻,插着几支金光闪闪的发簪,耳坠则是一对碧绿的翡翠耳环,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店中的布置别具匠心,正中央的台面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珠花,宛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绽放在眼前。旁边的一个个小盒子里,则整齐地排列着一支支珠钗。有的是用纯银打造而成,表面雕刻着细腻的花纹;有的是以温润的玉石雕琢而成;还有的则是由质朴的木材制成,而店铺两侧的架子上,则放置着更为贵重一些的珍珠首饰和金钗。整个店铺里琳琅满目的首饰令人目不暇接。

掌柜见她进门,扶了扶头上的金钗,热情地上前招呼,“姑娘想买点什么?是自己戴还是送人?”

“我想看看银簪和珠花!送家里人。”

掌柜很有眼力,给她推荐了几只款式简单小巧的银簪,有绒布镶着银丝的,还有珍珠点缀其中的珠花,都是不太贵重的饰品。

“姑娘真是孝顺!小小年纪都知道给长辈挑选首饰。”掌柜温和的笑着

沈春妮拿着一支银簪仔细端详,随口问道:“掌柜的,我还想买些布料,隔壁布庄如何?”

掌柜皱了皱眉,很快又舒展开,乐呵呵的说道:“隔壁布料还是不错,款式也多。”

沈春妮一边挑选着珠钗,一边闲聊,“等下去看看,听说布庄掌柜还是个能干人,年纪轻轻就做上掌柜。”

掌柜低声问道:“姑娘可是想打听那赵彬?”

沈春妮惊诧看了一眼女掌柜,“掌柜的怎么如此问?”

掌柜继续压低嗓音说道:“姑娘有所不知,最近打听他的人不少,听说相看了好几家姑娘,最后都没成。”

沈春妮压下心里的疑惑,微笑地说道:“还有这样的事!麻烦掌柜把这几样给包起来。”

掌柜见她一口气买了不少,脸色笑意更浓,“姑娘真是好眼光,这几根簪子都是时下流行的款式。这支桂花簪带小流苏的五两四钱,这支桃花簪三两五钱,这支如意簪,二两一钱,你手里这根兰花木簪就送你了,一共十一两。”

“谢谢掌柜!”

付过银子,准备出店铺时,掌柜突然拉住沈春妮悄悄说道:“姑娘,我看你和善,长得又水灵,我忍不住多句嘴,那赵彬不是个好东西,别遭了道!”

沈春妮笑着点了点头,“谢过掌柜,下次再来光顾你。”

“姑娘慢走!”

她出了店门,站在街边,肚子唱起来了空城计,也不知阿爹材料买得如何?要是有电话该多好,胡思乱想着,目光落在了对面的馄饨小店。

她找了一个位置坐下,点了三两酸菜馄饨。一只手撑着下巴,等着馄饨上桌,这位置刚好能看见对面布庄,布庄店面很大,此时因是晌午,店里顾客不多…..

她正打量着对面布庄,一个瘦高的男人从店里走了出来,往馄饨小店走来。

男人找了旁边的位置坐下,又取了双筷子道:“老规矩,来三两红油馄饨!”

老板将她的馄饨端了上来,一边应道:“好咧,赵掌柜!”

这么巧的吗?呵呵,这男人就赵彬。看着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声音听着也温润,看着更像一个读书人。

沈春妮边想边吃着,突然桌子对了一个人,她抬头一看,是她二叔沈明义。

沈春妮嘴里吃着馄饨,烫得脸皱成了一团,咽下去后才说道:“二叔,真巧!你东西买完呢?”

沈明义“嗯”了一声,转过身对着老板道:“老板,来三两酸菜馄饨。”

她用眼睛示意他看旁边的人,沈明义秒懂,朝她点了点头。

沈明义看她烫得龇牙咧嘴,无奈的说道:“你吹一吹,慢点吃!”

沈春妮嘿嘿一笑,说了一声“饿!”

两人吃过馄饨后,沈春妮去胭脂铺买了两盒面脂膏,之前阿姐买的已经见底,另一盒买给阿娘用。

又马不停蹄的去了之前的医馆和香椒铺,因量大,老板需要从县城调货,明日直接送到家中。

之后两人去了镇口等沈大魁,等了一炷香的时间沈大魁驾着驴车出现在镇口。

“材料已经订好,青砖和瓦片、木料等一共算下来三十九两,院里用的青石我打算去附近的那家石场买,中午请钱贵吃了午食,来迟了点!”沈大魁一边驾着车一边跟车内的人解释道

“阿爹,事情办妥了就行,你辛苦了!”沈春妮在车厢后拉着帘子

“阿爹不辛苦,心里畅快着,坐稳了,驾!”沈大魁爽朗的答道

她靠着车厢正想闭目养神,沈明义递了一本书给她。

她接过一看,“话本子?”惊讶的看着沈明义

“嗯!最近抄书挣了点银子,买纸墨的时候,听老板说小姑娘都爱看,就顺手买了一本。”他一本正经的说着

沈春妮噗呲一笑,“谢谢二叔!”明明是同岁,还是个少年郎,偏偏整日在她面前端着长辈模样,抄书那样辛苦,挣的银子不多,却给她买了这样贵重的礼物,又装作不甚在意,这时的二叔倒有几分可爱。系统没骗她,沈明义根还是好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