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还未亮,沈春妮跟张氏几人在厨房忙活起来。
“春花,出门了,天天磨磨蹭蹭的!”张氏几人已经出了院门
沈春花匆匆忙忙的从屋里出来,抱怨道:“阿娘你别老催我,来了!”
几人刚走出村口,张氏听见有人喊她,转过头看是刘婶子和她的二女儿沈络梅,刘婶子家跟他们家都是沾亲带故的族人,跟他们家关系也亲近。
沈春花看到自己的好姐妹,雀跃的跑过去挽住了沈络梅,两人说着悄悄话。
张氏笑着开口道:“刘嫂子,你也去镇上赶集?”
刘氏笑着说:“去卖点东西,顺便买些家里要用的。”说着把手里篮子上的大叶子拿开,里面是一篮子鸡蛋。
张氏看到是鸡蛋,转过头看了看沈春妮,沈春妮笑对张氏开口道:“阿娘,婶子家的鸡蛋看着又新鲜又大,不如我们买下来?”
张氏爽朗说道:“刘嫂子,你这鸡蛋咋卖?我全要了。”
刘氏一听,高兴坏了:“慧娟,这么多你真的全要?按平时价钱两文一个,一共三十八个,送你们三个不算钱。”
张氏连忙摆手:“哪能占你便宜,正常算。”说着数了七十六文铜板给刘氏
刘氏也不扭捏,笑着说:“那我可不客气了。”说着接过了铜钱
张氏接过篮子提在手里,对刘氏说道:“回头再还你篮子。”
沈大魁拉着板车走在前面,她们几人在后面聊着天笑声不断,离镇上还有一半路程时,遇到村长和他家大儿子刘顺风、三儿子刘顺阳着急忙慌的模样,刘顺风在前面拉板车,村长跟刘顺阳在后面推着,板车上拉着的人是村长的二儿子刘顺明,身上盖着薄毯,腿露出的地方鲜血淋漓。
沈大魁放下板车,忙过去招呼:“顺明腿怎么伤成这样?板车要拉平稳些,不能这么颠簸,没先止血吗?”
村长三父子愣住了。
村长拍了一下脑门,哎了口气道:“都急坏了,只想赶着去镇上医馆。”
沈大魁从怀里掏出一个瓷瓶,“我这有止血药,先给顺明用上再说,这血流多了危险。”
几人感激不尽,村长哽咽道:“大魁,谢谢你了!”
“村长说这些干啥!你这就见外了。”沈大魁把药粉撒在了刘顺明的伤口上,伤口的血开始凝固,没再往外冒血
“我有经验,要不我来拉顺明去医馆,顺风你帮我把推车拉到集市上?”沈大魁再次开口道
刘顺风点头道:“麻烦你了沈叔!”
村长几人自然乐意,沈大魁拉着人就往前走了。
止血药是沈春妮在空间里拿出来给沈大魁的,怕他在山里遇到突发情况留着备用。沈大魁今日准备上山,所以把东西揣在了怀里,没想到在这派上用场。
一行人没了刚才的气氛,都加快了脚步。沈春花一路都在偷瞄刘顺阳,这些都被张氏看在眼里。她心里想着还是得找个时间跟闺女好好谈谈,问问她的想法,这样怕拖到后面出问题。
刘顺风把推车拉到集市摆摊的位置上,跟张氏说道:“婶子你们忙,我就先走了。”
“诶,顺风你慢点,别太着急。”张氏安慰道
她们三人将摊子搭好东西摆上,已经有三五人成桌坐在一起等着上饼。
沈春妮朝着两人的桌子走去。
她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声音清脆悦耳地问道:“不知您二位想吃点儿什么呢?”说话间,她的目光轻轻扫过这二人,其中穿深绿色锦衣华服的应该是富贵人家的公子,身边穿着年褐色绸缎的中年男人像管家。
其中高瘦的中年人说道:“你们这里有的,都给我上一份。”
沈春妮惊讶的张了张嘴,开口道:“请问带走还是在这吃?”
“就在这吃。”旁边年轻的胖公子笑着开口道
这位富家公子拿着折扇不停的扇动,额头已经冒出汗珠,这几日秋老虎,气温有些炎热,看他的体型应当是很怕热。
张氏听到那桌的客人每样都要一份,虽然惊讶,但更是喜不胜收,客人需要什么,弄什么就行了。
很快把吃食端上了桌,桌子摆得满满当当。摆了一盘猪蹄,一盘猪肝,一盘猪耳朵,一盘卤肉,一盘肥肠,一盘莲藕,一盘豆腐皮,还有两个卤蛋,卤饼两种口味各两个,两碗萝卜汤。这一桌子,两个人吃,把周围的人看傻了。
沈春妮最后将一盘萝卜丝端到桌上,:“客官,凉拌萝卜丝是小店送的解腻小菜,请慢用!”
中年男人直接拿出半两银子说道:“够吗?”
沈春妮笑着道:“够的,还有多的!”
年轻公子摇着扇说道:“够了就行,多的不用找了!”
“谢谢公子,你们请慢用!”沈春妮接过银子,笑得眉眼弯弯
张氏接过沈春妮递来的银子,偷偷打量了一眼那边的客人,心道还是第一次见这么阔绰的客人。
桌上高瘦的中年男人先没动筷子,对于他来说大早上跑来吃这些腻味的东西,真没什么胃口,但看着自家公子一脸享受,他也有些好奇,先加了一块卤莲藕吃起来,接着咬了一口卤肉饼,再来一口萝卜丝,吃着吃着胃口大开。
沈春妮看客人越来越多,也没再去关注那桌上的两人。没过一会儿,两人吃好就离开。
沈春妮和沈春花过去收拾桌子,看到桌上的盘子都空空如也。
“没看出来,这两人真能吃,这么多全吃完了!”沈春花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惊讶的说道
沈春妮看到桌上的战绩,对那两人也是佩服不已。
快到晌午时,生意接近尾声,吃食也基本售空。这时看到一个高大身影匆匆往摊位走来。
张氏看到自己的相公,迎了上去:“孩子爹,顺明怎么样了?
沈大魁抹了抹额头的汗珠:“没事,大夫说没伤到骨头,流血有些多,需要养一段时间,还好遇见了我们,帮他止了血,不然就要出大问题,回头给顺明送些鸡蛋过去。”
沈大魁看向沈春妮问道:“春妮,你的止血药在哪里买的?大夫说这是上好的止血药,他都没见过,止血药可不便宜,一小罐就得二三两银子!”
沈春妮扯着嘴角笑道:“遇到一个游医去隔壁镇上迷了路,我带他走了一段路,随口问起止血药,他说他的止血药是一等一的好,我就在他那买了些。他卖得便宜,我还以为不怎么管用,居然如此好,我那还有,回头拿给阿爹。”
沈大魁点了点头,“刚那一瓶止血药已经给了村长家,他们家帮过我们许多,再金贵的东西,比不得人在困难时帮我们的情谊。辛苦你们了,现在没什么客人,你们去逛逛,我收摊后去亭长那把后面几天的摊位费交了。”
沈春花神色嫣嫣开口说:“饿了,我想吃肉沫面。”
沈大魁笑呵呵的叉着腰,“那你们去吃,这还剩了两饼子,我吃这个就行。”
三母女没离开,帮着一起收拾了摊子,准备拉着板车一起去吃面。这时来了一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是聚福酒楼的吴掌柜。
他拱了拱手笑道:“各位打扰了,我们东家对你们的卤味感兴趣,不知能否去酒楼相谈一番?”
几人对视一眼,沈春妮先开口道:“阿娘,你先带阿姐去,我跟阿爹去见见东家。”
张氏带着沈春花走了,沈大魁拉着板车和沈春妮一起去了酒楼。
两人跟着吴掌柜上了二楼,推开门看到雅间坐着的正是早上点了许多吃食的二人。
两人起身拱手,年轻公子摇着扇子,笑道:“又见面了,两位请坐。”
沈春妮跟沈大魁回了一礼,坐在了二人的对面。
随后小二给他们上了茶,还有一碟点心。
吴掌柜给他们介绍起来,“这位就是我们聚福楼的东家,陈二公子。”
接又着说:“这位是我们聚福楼的总管事,张总管。”
年轻的胖公子再次开口道:“没想到,二位跟吴掌柜还是熟人,真是缘分。”
沈春妮对于这种场面,倒是习以为常,毕竟前世没少跟人打交道,所以并不怯场。看了一眼自己的阿爹,也神态自若,她暗自给她阿爹竖了个大拇指。
沈大魁喝了一口茶,开口问道:“东家找我们来,所为何事?”
这时张总管开口道:“我们本是来巡店,听闻你们家的卤味近日在镇上名声大噪,甚是好奇,所以今早我与公子去尝了尝,味道果真极好!”
张总管喝了一口茶,接着继续说道:“我们公子尝过味道之后,回味无穷,想问二位可否出售卤味秘方给我们聚福楼?价钱好说。”
沈大魁看了一眼沈春妮,笑着说道:“卤味是我这女儿倒腾出来的,还得看她的意思。”
几人心里也是惊诧万分,没想到这卤味出自这位姑娘之手。刚才看到她进来后,神态自若得喝着茶,认真听他们说话的模样,就已经让他们高看一眼,虽穿着粗布麻衣,却落落大方,倒不像农家女。
现在听闻这生意,还得找这姑娘谈,更是让他们吃惊万分。
沈春妮知道他们在打量着她,她亦是。她用清亮而又软糯的声音说道:“陈二公子,价钱合适,卤料配方可卖于你们。不过,我这还有辣卤和凉拌菜系的秘方,想跟你们合作,还请给个机会!”
陈二扇子一收,听到新吃食两眼放光,“辣卤是什么?凉拌菜系有哪些?”
沈春妮看着陈二,想起了前世自己养的哈士奇,遇到喜欢的东西,就会露出这样的神情。
沈春妮嘴角微抽,“不如明日我带上底料和拌料,到酒楼试菜?不知卤料配方陈二公子打算出价多少?”
陈二此时用扇子轻轻的敲打着手,顿了几秒后答道:“三百两如何?”
沈大魁听到这数,拿茶杯的手微微一抖,咽了一下口水,盯着沈春妮。
沈春妮认真的盘算了一下,开口道:“价钱可以,但出了庆南府城,我们就有权利卖于其他人,不知你们是否同意?”
陈二没有立马回应,轻轻敲打着手里的扇子思虑着,过了会儿才开口道:“沈姑娘你条件有点多,你就不怕我不同意。”
沈春妮摇了摇头,笑道:“谈生意就是你来我往,买卖不在人情在,或者等公子明日试过菜以后再决定?”
陈二笑着点头,他豪爽的答道:“好一个买卖不在人情在,哈哈…..我答应就是。”
张总管问道:“不知酒楼需要提前准备一些什么食材?”
沈春妮答道:“酒楼需要准备凉拌类的食材,卤味不需要准备,我自会带来。”
沈春妮说了需准备的东西之后,两人起身告辞,吴掌柜送他们出了酒楼。
沈春妮摸了摸肚子:“阿爹想吃抄手,饿!”
沈大魁还沉浸在刚才那句三百两的话里。听到女儿喊饿,才回过神来。
大手摸了摸沈春妮的头,拉着板车就直奔面馆。
沈春妮要了二两抄手,沈大魁开始不舍得点抄手,沈春妮偷偷打趣道:“阿爹,三百两,不配吃一碗抄手?”
最后沈大魁大气的点了三两抄手。
吃完饭后,沈春妮去买明天用的东西,沈大魁去猪肉铺,暂时就不去亭长那交摊位费,明天确定以后再做打算。
沈春妮在两家医馆分开买了所需的香料,又去香椒铺买了青花椒和红花椒,辣椒等调料,又去集市上买了一只鸡,路上经过糕点铺子,又买了些糕点。
最后才去集市的摊位,看到张氏和沈春花买了不少东西,沈大魁也在旁边等着,一行人这才往家里走去。
路上沈春妮悄悄的跟张氏说了聚福楼的事,张氏激动得捏紧了衣角,还不时往四周张望,生怕有人听见。
回到家,张氏拿了一匹桃夭色和一匹青绿色的棉布在沈春妮身上比划。
张氏笑着说:“春妮穿啥都好看,最近这小脸白里透红,可人得很。”
沈春妮直说:“阿娘你选得好,眼光好。”
两母女一顿彩虹屁互吹。
张氏想的是,两姐妹各做两套,买整匹更划算一些,剩的碎布可以做其他用。另外还买了两匹青蓝色,几尺红褐色,几尺杏黄色。买了鞋面和鞋底,一人一双。
周氏从房里出来看到一堆东西,开口就骂:“你这败家玩意儿,钱都给你糟贱光了。”
张氏被这句话败光了购物的愉悦,郑地有声的回道:“娘,钱是我们辛苦挣的,买来的东西大家都有份,你老如果觉得破费,我把你那份拿去退了。”
沈明义听到骂声出来打圆场:“娘,大嫂买回来是孝敬您老,你看我也能穿新衣衫,多好!谢谢大嫂。”
张氏语气有些僵硬的回了句:“不谢!”这二弟感觉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可是瞧不起她的,还是第一次从他嘴里听到“谢谢”两个字。
周氏被沈明义哄高兴了,语气松快了些,“既然都有,我就不说了,钱还是紧着些好!”
张氏忍着气回了声:“知道了娘。”
下午沈大魁去了山里,张氏帮着沈春妮在家做钵钵鸡和熬辣卤的底料。这时代植物油普遍的是芸苔子油(也就是现在的菜籽油),用来做辣椒油最合适不过。
沈春妮去房间,去了空间取了味精、鸡精、料酒,白砂糖等现代调料。剩得不多了,得薅点系统的羊毛!
晚上全家都坐在堂屋里坐着。
沈顺浑厚的声音响起:“大魁啥事?你说!”
沈大魁扫视一圈屋里的人后,神情认真的盯着沈顺:“爹,今天聚福楼的东家见了我们,想买我们卤料配方,出价三百两。我和春妮已经同意,明日去签契约。”
除了提前知道的张氏,其他人都惊得说不出话。
张氏接着沉声道:“这配方是春妮的,所以卖了这钱,按理来说也是春妮的,但是春妮说她愿意拿钱出来把家里房子翻新一下,再挨着旁边再修个小院。”
周氏听后,心里开始盘算,如果新修的小院给明义住,以后娶媳妇能用的上。
沈明义全程都在观察沈春妮的神情,没想到这丫头想的是改善家里的住处,暂时看不出异样,还得继续盯着。
沈顺是没有意见的,能改善住房,乐见其成。对于这个孙女,他现在觉得是他们家的福星。
沈顺把烟斗在椅腿磕了磕,语气温和的说道:“春妮钱是靠你挣回来的,你说了算,新修的院子,就你们大房的人去住。”
周氏一听,没按她的设想来,立马气得拍桌子,站了起来。
“老头子,我们辛辛苦苦一辈子,新院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去住。”
沈顺还没开口,沈明义倒是去拉着周氏说道:“娘,现在院子宽敞,翻新后跟新的没区别,而且现在的院子风水好,儿子考功名还得靠你帮我守在这儿了。”
沈明义就是周氏的软肋,特别是跟他前程有关的事,周氏听见了没再开口闹,只说家具都要换新的要跟新院子一样,特别沈明义的房间一定要用好的材料。
这事就算初步通过家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