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学
这里有好看的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凌晨,一家人都忙活起来,今日要早些去镇上找个好位置。早上起来,又现熬了一锅萝卜大骨汤作为开业福利。

收拾好东西,一家人齐齐出动,到了镇上天才开始泛白,找好位置,把板车支起来,暂时当做台面,又摆了两套桌椅,骨头汤也放火炉上热好,又炕了一些饼子。

过路的人渐渐多起来,看到新摆的吃食,闻着卤香味问了起来。

“这是啥吃食?闻着这么香。”一个中年男人问道

张氏笑脸相迎,介绍了吃食,沈春妮一旁给人用竹签给人试吃了肥肠。

那人先还不太愿意吃肥肠这种东西,在沈春妮再三推荐下,才勉强尝试,吃到嘴里眼睛一亮问道:“这饼子加肥肠多少钱一个?”

张氏笑呵呵的回道:“客人,加卤肥肠的六文一个,加上五花卤肉的十文一个,还有我们的卤猪肝可是下酒好菜,九文一份,今天新开张,买饼子,送一碗大骨头汤。”

“先来个肥肠的尝尝。”中年男人说着把钱给了旁边的沈大魁

“好咧!客人你那边坐,马上就来。”沈大魁把钱装进口袋

沈春花打了一碗萝卜大骨汤,洒了一些葱花,端给了客人。

张氏上手很快,把卤肥肠切碎和凉拌的酸辣萝卜丝放进了饼子里,浇了一点卤肉汁,包了油纸,送到了桌上。

慢慢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大兄弟,这家味道如何?”有人正询问吃饼子的客人

客人吃得满嘴爆汁,萝卜又提味,对人连连点头。

生意渐渐忙起来,张氏负责炕饼子,沈春妮负责罐饼,沈春花负责端骨头汤擦桌子,沈大魁负责收钱招呼客人。

忙到晌午过后,东西基本上卖完,剩了点萝卜汤和几个素饼。

几人热了饼子配萝卜丝,一人一碗萝卜汤,吃了起来。

“没想到生意这么好!”吃着饼子的沈大魁呵呵直笑

张氏看到这样的相公,嗔怪道:“你傻笑个什么劲,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说完自己也笑了起来。

沈春花平时在家干活少,这会儿累得直捶胳膊。沈春妮看了,心想回去还是找阿娘提一提工钱的事,阿爹不能一直陪着她们做生意,家里还有那么多田地要弄,沈春花不来她们根本忙不过来。

沈大魁去猪肉铺子取货,沈春妮跑了三家香椒铺和药铺,买了一些卤料和少量干辣椒。其余的卤料都是在空间拿的。红辣椒在这朝代还是常见的,只是不便宜,但是没有青椒,回头问问系统,有没有青椒种子,自己种一些,物以稀为贵。

买齐东西,一家人收拾回家,到家已经快到申时。沈大魁去了地里干活。她们几人在家稍作休息,开始准备第二天的吃食。

买吃食是一个辛苦活计,但是能挣钱,比啥都强。

到了晚上吃过饭后,一家人都在,张氏把银子拿出来数了数,刨去成本,净挣了二百多文,这也是大伙没想到的数字。

周氏在一旁听着,眼珠子打转,心里算着,这不一个月挣七八两银子,我的个乖乖。

想到这,周氏开口:“你们一个月能挣七八两,我不要多了,每个月孝敬我三两就行。”

沈春妮心里倒吸一口凉气,狮子大开口了。

张氏忍不住开口道:“生意才做,谁知道后面是个什么光景!生意也不可能一直这样好不是?娘,你看每个月孝敬你五百文如何?小满明年六岁,该去学堂启蒙了。”

周氏不管家,不出力,每个月拿五百文,也算是乐得轻松,可她却嫌少了。

老爷子沉声道:“就这样定下,这门生意是春妮的,你别太过。”

周氏瘪了瘪嘴,啥也没说回屋了。

然后一家人又商量买板车的事,总不能一直借着村长家的,计划好明日就去镇上看看,好早些把板车还给人家。

后面张氏把两姐妹叫到了房里,“春花,这生意是你妹妹倒腾出来的,所以这一半的钱都要归春妮,我先替她保管;你这头也不能让你白忙活,一个月给你五百文,如何?”

沈春花对于给沈春妮一半的钱,心里不舒服,但也知道她阿娘说的事实,给她的工钱也不低,以前身上有十个铜板都算不错,这工资比酒楼里的小二多,现在有这份收入,可以买新衣服和胭脂水粉,想到这些她勉强点了点头。

沈春满看到大家都有钱分,他没有,嘟着嘴说:“阿娘,明日我也去帮你们干活,分我一份钱呗。”

大伙听到他这话,都笑了起来。张氏点了点他的额头。

“你这小家伙,毛都没长齐,能去帮忙干啥?再说你这么小,要钱能干什么?”

沈春满一本正经,奶声奶气的回道:“阿娘,我已经五岁了,来年就六岁,我能帮着擦桌子的,我存钱以后可以买糖葫芦,娶媳妇。”

沈春妮一脸慈笑说道:“小满,明日二姐给你带冰糖葫芦回来,好不好?阿娘存的钱,也是给你娶媳妇用的。如果你听话跟着阿爷,我每个月给你十文零花钱如何?”

沈春满高兴得手舞足蹈,“好耶!谢谢二姐。”

几人憋笑,这傻孩子怎么这样好哄了。

夜深人静时,一家人沉沉睡去,沈春妮却失眠了,想着三个月时间挣一千两,靠这个是肯定不行,还要想来钱快的方式。

“系统,我想问你个事。”这系统,不发布任务的时候,就像死物一样,从来不吭声!

系统睡意朦胧的声音传来,“宿主,大晚上的不睡觉?什么事?”

“有没有快速挣钱的法子?”

“宿主,我只是系统,挣钱的方式,得你自己想。”

沈春妮噎住,一口老血没上来。

“那你有办法给我弄点红青椒种子吗?或者其他的也行。”沈春妮不死心的问道

系统也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等了半天才回道:“辣椒种子可以兑换,用你挣的钱在商城兑换,但是现在商城还没开启!”

沈春妮听到前半句,还欣喜不已,后半句直接打入地狱。

“你这说了,等于白说。你帮我想想办法,我任务失败,你还得重新找人绑定,重头开始多麻烦,你说是不是?”她喋喋不休的说个没完

系统实在受不了她的话痨轰炸,深深叹了口气,如实告知她,可以用它私有的积分,提前帮她兑换一些辣椒种子出来,但仅此一次,被发现它也会受到惩罚。

沈春妮拿到两包种子,一包红辣椒,两包青椒种子,这才满足的睡去。

第二天早上起床,沈春妮就迫不及待的找到刚起床的沈大魁。

“阿爹,我有事给你说。阿爷起床了吗?叫阿爷到后院的菜地,我有个好东西给你们。”沈春妮嘴角止不住的上扬。

二人到后,沈大魁开口说道:“闺女你说啥事?咋还跑菜地说咧?”

沈春妮把昨天从系统那搜罗来的辣椒种子,递到了二人面前。

沈顺看了几眼,疑惑的开口问:“春妮,这是辣椒种子吗?”

沈春妮现在脸上得意的笑,这样的小表情,更符合她这年龄该有的孩子气。

“阿爷,这是我在一个走货郎那买来的,他说是这是两种不同的辣椒种子。”

两人接过种子,内心都在颤抖。

“阿爷,这东西金贵,我们要不把后院开垦出来?”

又指了指眼前的菜地,“把这块菜地也腾了出来,如何?”沈春妮一脸期待的模样,显得乖巧可爱。

沈顺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道:“后院这一大片,估计有一亩。不行把前院那块小的,也种上。这块地里的菜基本成熟,大多都是白菜和一些豆角,白菜收了放地窖,豆角晒干冬天用来炖。”

沈大魁连连点头,“爹,你不知道,我们最近买辣椒花了不少钱,老贵了。”

沈顺没好气的用烟杆子敲了一下沈大魁,笑着说道:“你爹我种了一辈子地,难到连这都不知道,这东西金贵着,好好种出来,钱少不了。”

阿爷是种地的好手,种辣椒自然不成问题,现代的辣椒种子也是优良品种,不需要过多养护。

接下来的就是正常出摊,阿爹要去买板车,小满也想去镇上,就带着一起去。

今日生意比昨日更好,没有沈大魁在,她们三人忙得像陀螺。

正忙的时候,遇到几个同村的邻居过来打了招呼,问候了一声,他们好奇的观望了一会儿,他们舍不得花钱尝味儿,张氏就一人给了一碗萝卜汤,说新开业图个喜庆,大伙也说了一些吉祥话就离开。

等到准备收摊的时候,一个刺耳的声音传来。

“沈家儿媳妇,你这都做上生意了?”

张氏一看来人,是村里的吴家老婆子,这老虔婆在村里出了名的爱占便宜。

“吴家婶子,我这也才开始做,你老也来镇上买东西?”

“我哪里有钱来买东西,是来卖点地里的菜,换点粮食回去过活。我看你这要收摊了,你还剩这些肉渣和饼子,不如给老婆子尝尝,老婆子给你宣传宣传。”说着咽了咽口水

张氏瞧见吴氏的嘴脸,心里“呸”了一口,不要脸的老婆子,我们忙活半天还饿着,哪里有你吃的份。”

张氏扯了扯嘴角,笑道:“吴家婶子,我们忙活半天,早上都没吃东西,现在饿得发晕,这点东西还不够我们三填肚子咧。你想吃明儿早点来,我给你便宜一文如何?”

吴氏听到这话,脸一下就耷拉下来了,吐了口唾沫说道:“沈家的,你一个晚辈,咋这么小心眼?长辈吃一口你的东西,还不知道孝敬。”

张氏转头要去舀剩得不多的骨头汤,沈春妮见状拦住了张氏。

沈春妮一脸天真懵懂的说道:“吴家阿奶,阿娘要孝敬阿爷阿奶都忙不过来,为啥还得孝敬你呢?你不应该吴叔他们孝敬吗?”

吴氏狠狠得瞪了一眼沈春妮,大声嚷嚷着:“你这小妮子,说话咋这么不中听呢?我还不稀罕吃你们家的,我呸。”说完气鼓鼓的走了。

沈春花嘟囔着走过来:“你刚才为啥拦着阿娘,给她一碗汤就是,免得她闹腾。”

沈春妮皱着眉头说:“给汤也是分人的,这次你给了,她就能厚着脸皮缠着你一次次给,到时不给,闹腾得更厉害。”

沈春花属于窝里横的,在外面反而被人欺负,回家还不吭声,以前就可劲的欺负沈春妮。

听阿娘说过,其实她心里是亏欠阿姐的。当年家里地荒,没什么收成,一家人快活不下去,阿爹跟阿娘去了府城谋生。在府城一待就是三年,走的时候阿姐才一岁,带着她也没法上工,就丢在了家里,由阿奶和阿爷养着。

阿爹一年回一次家,给家里送些吃食和银子,阿娘在一个富贵人家的厨房干活,是走不开的,等阿爹和阿娘回乡时,阿姐已经四岁,阿娘手里抱着两岁的她。沈春花对于这个离家这么多年的阿娘,突然又抱着一个孩子回来,委屈至极,心里总觉得沈春妮抢了她的阿娘,所以从小就可劲欺负这个妹妹。春妮一直让着这个姐姐,就养成了沈春花窝里横的毛病。

等收拾完摊子,沈大魁拉着一辆板车过来,小满乖乖的坐在板车上。

张氏看到板车疑惑的问道,“她爹,这板车看着不像新的?”

沈大魁呵呵笑起来:“这是九成新的板车,价格比新的便宜不少,花了六百文,我试过一样的好用。”

介于今天生意比昨天还好,东西不够卖,好些来晚了的客人,都抱怨。沈春妮决定多去一家肉铺拿货,多买些肥肠和五花肉,顺便还买了一些猪蹄和猪耳朵,还有豆腐皮。

回到家后,沈春妮又让张氏去村里买点鸡蛋拿来卤。家里的母鸡,现在每日除了阿奶吃一个鸡蛋外,他们三个也要吃,都在身体,需要吃鸡蛋补充营养。张氏找了周氏说这事。

周氏瘪了瘪嘴,“想吃鸡蛋可以,按照三文一个给我。”

张氏懒得跟她计较,这几只鸡是周氏养的,给她钱就是,回头自己去买些小鸡仔喂养。

晚食过后,沈大魁推着村长家的板车,车上放了一个食盒,是沈春妮做的新卤味,给村长家拿了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