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在林婉与萧逸尘的共同守护下,暂时平息了内忧外患,朝堂清明,百姓安乐。然而,平静的湖面下,又一波暗潮汹涌来袭。这一次,风暴的中心落在了大楚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之上。
科举乃大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关乎国家兴衰。开考之日,全国各地的学子怀揣着梦想与抱负齐聚京城,期待能在考场上一展才华,博取功名,为大楚效力。然而,考试还未结束,便有流言传出,称此次科举存在严重舞弊现象,有考官收受贿赂,提前泄露试题,使得部分富家子弟不费吹灰之力便能高中。
流言迅速在京城传开,学子们义愤填膺,纷纷聚集在礼部衙门前抗议,要求彻查真相。新帝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立刻召集林婉、萧逸尘以及负责科举的礼部官员商议对策。
“此次科举舞弊之事,若属实,不仅辜负了天下学子的期望,更会寒了天下人的心,朕绝不容忍!”新帝满脸怒容,拍案而起。
礼部尚书吓得瑟瑟发抖,连忙跪地请罪:“陛下息怒,臣等定会彻查此事,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
林婉站出来,神色凝重地说:“陛下,科举舞弊兹事体大,关乎大楚的未来。此事若不妥善处理,恐会引发社会动荡。臣建议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务必查明真相,严惩舞弊之人。”
新帝点头同意:“林婉所言极是。此事就由林婉和萧逸尘负责调查,务必公正、迅速,不得有丝毫偏袒。”
林婉和萧逸尘领命后,迅速展开调查。他们首先从考场的工作人员入手,逐一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然而,这些工作人员都矢口否认有舞弊行为,调查一时陷入僵局。
萧逸尘眉头紧皱,对林婉说:“这些人显然是早有准备,想要从他们口中套出话来恐怕不易。我们得另寻他法。”
林婉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萧郎,我们不妨从那些被怀疑舞弊的考生入手。他们既然被流言指向,必定有可疑之处。”
两人商议后,决定暗中调查几位被怀疑的考生。经过一番跟踪和调查,他们发现其中一位名叫赵铭的考生行为十分诡异。赵铭原本学业平平,但此次考试却发挥超常,且在考试前后频繁与一位神秘人会面。
林婉和萧逸尘决定跟踪赵铭,看看他与神秘人到底有何勾当。一日,赵铭又与神秘人在一处偏僻的茶楼会面。林婉和萧逸尘悄悄潜入茶楼,躲在隔壁包间,偷听他们的谈话。
“这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提前给我试题和答案,我哪能考得这么好。这是剩下的银子,你收好。”赵铭的声音传来。
“哼,算你小子识相。不过你可千万要小心,最近朝廷正在严查此事,别把我给供出去了。”神秘人冷冷地说。
林婉和萧逸尘听到这里,心中一喜,终于找到了关键线索。他们立刻冲出去,将赵铭和神秘人当场抓住。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赵铭和神秘人不得不交代了舞弊的经过。原来,神秘人是礼部的一位小吏,他与赵铭的父亲勾结,收了巨额贿赂,提前将试题和答案泄露给赵铭。
林婉和萧逸尘将赵铭和神秘人带回刑部,交由刑部官员审讯。在审讯过程中,他们又顺藤摸瓜,查出了另外几位参与舞弊的考官和考生。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更为惊人的真相浮出水面。此次科举舞弊案的背后,竟然隐藏着一股企图扰乱大楚朝堂的势力。他们妄图通过操纵科举,安插自己的亲信进入官场,从而掌控朝堂大权。
林婉和萧逸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迅速将调查结果上报新帝。新帝得知真相后,怒不可遏,下令将所有参与舞弊的人员全部严惩,一个都不放过。
“此次科举舞弊,实在是大楚的耻辱!朕定要让天下人知道,朕绝不姑息任何违法乱纪之人!”新帝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
在新帝的指示下,参与舞弊的考官被革职查办,考生被取消考试资格,永远不得再参加科举。而那些企图扰乱朝堂的幕后黑手,也被一一揪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科举舞弊案告破后,新帝为了安抚天下学子,决定重新举行科举考试,并亲自监考,以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重新开考之日,林婉和萧逸尘在考场外巡视,看着学子们满怀希望地走进考场,心中感慨万千。
“萧郎,希望此次科举能为大楚选拔出真正的人才,让大楚更加繁荣昌盛。”林婉说道。
萧逸尘握住林婉的手,坚定地说:“有你我共同守护,大楚定会越来越好。这些学子,就是大楚的未来。”
科举考试结束后,新帝亲自审阅试卷,选拔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些新科进士们满怀壮志,踏入官场,为大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此一役,大楚的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舞弊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林婉和萧逸尘的名字再次成为大楚百姓口中的传奇,他们用智慧和勇气,捍卫了大楚的公平与正义,守护了大楚的未来。
然而,林婉和萧逸尘知道,大楚的发展道路上,还会有无数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们毫不畏惧,携手并肩,继续为大楚的和平与繁荣而努力奋斗。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守护大楚,守护百姓,让大楚的江山永固,让百姓的生活幸福安康。而他们的故事,也在大楚的土地上不断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楚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安宁,拼搏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