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河是浒水的支流,村民叫它为归阳河,流经燕子坞时拐了个弯,形成了一个平缓的河湾。
而在那蜿蜒曲折的河湾一侧,由于长期受到河水猛烈地冲击和侵蚀,竟生生地被切出了一道幽深的沟壑来。
这道深沟仿佛是大地裂开的一张巨口,让人望而生畏。
然而对于张明秀来说,却并非如此。
要知道,她不仅水性极佳,更有着神秘空间的加持,所以面对这样的深河沟,她毫无惧色。
只见张明秀一个猛子扎入水中,犹如一条灵动的美人鱼一般迅速向着水底潜去。
不多时,她就发现了一群鱼儿正在不远处游动着,粗略一数,大概有四五十条之多。
张明秀小心翼翼地靠近鱼群,然后伸出双手轻轻一挥,那些鱼儿竟然像是受到某种神奇力量的牵引一般,纷纷乖乖地钻进了她随身携带的空间之中。
稍作停留之后,张明秀再次浮出水面,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紧接着又一头扎进了水下。
就这样,她一次又一次地往返于水面和水底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陆陆续续又让她发现了好几个规模较小的鱼群。
每一次,这些可怜的鱼儿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她的“囊中之物”,尽数被收进了那个神秘莫测的空间里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中用来盛水的大水缸以及两只水桶都已经被满满的鱼儿给填满了。
可张明秀并没有就此满足,她灵机一动,索性就在自己的空间之内动手挖出了一个小小的池塘,并引来清澈的河水将其灌满,准备捕捉更多的鱼儿。
当这个临时开挖的小池塘也同样被鱼儿塞得满满当当之时,张明秀才停止了抓鱼。
经过一番清点估算,此次她一共捕获到了将近四百斤重的鲜鱼呢!足够她售卖两天的了。
心满意足的张明秀环顾四周,寻找到了一处极为隐蔽的河岸地段,然后悄悄地爬上岸边。
进入空间之后,她迅速更换掉身上早已湿透的衣物,穿上了一套干爽整洁的衣裳。
做完这一切后,张明秀才开始踏上归途。
从这里回家差不多还有二十多里远的路程,如果加快脚步一路疾行的话,估计至少也需要花费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此刻已是下午四点钟左右了,不过好在只要路上不出什么意外状况的话,应该能够赶在吃晚饭之前顺利返回家中的。
张明秀背着背篓快步往家赶。
走着走着,她听到路边草丛里传来微弱的呜咽声。
张明秀心中好奇,拨开草丛一看,原来是一只受伤的小狗。
小狗浑身黑毛,腿上流着血,眼睛里满是惊恐。
张明秀心生怜悯,便从空间拿出一些布条简单地给小狗包扎伤口。
她抱起小狗继续赶路。
快到家时,遇到同村的王婶。
王婶看到张明秀抱着狗,打趣说:“明秀啊,哪弄来的狗呀?”张明秀笑着解释了一下。
回到家,五个儿女都围上来,好奇的看着娘怀中的小狗,四丫从她手中接过小狗,说道。
“娘,我喜欢这小狗,交给我来养,我给它取个名好不好?就叫它小黑!”
张明秀慈爱的说道:“好!好!就交给你养,现在给它做个小窝。”
在兔笼旁边用石头围了个小空间,找了一片烂草席盖在顶上,拿了把干草垫在窝里,把小狗放进去。
在这荒年里,普通百姓们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每日都在为填饱肚子而苦苦挣扎。
若是有人在路上偶然捡到一只受伤的小狗,恐怕第一反应便是将其宰杀烹饪,以获取些许肉食来果腹充饥。
毕竟在生存面前,所谓的怜悯与善心早已被饥饿所吞噬,人们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心思去饲养一条嗷嗷待哺的小狗呢?
然而,张明秀却并非如此。
当她发现那只受伤的小狗时,心中便已有了盘算。
只见那小狗虽然此刻伤痕累累,但从它的毛色、体态以及眼神中,张明秀敏锐地察觉到这绝非一只普通的土狗,其品种必定不同凡响。
再加上她自身拥有一个神秘的空间,只要日后时机成熟,她便能凭借此空间上山捕猎,为贫困的家庭积攒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到那时,这条小狗便可成为她狩猎途中的得力伙伴,助她一臂之力!
为小狗包扎伤口,然后又拿出了家中为数不多的食物,喂给了饥肠辘辘的小狗。
一旁的四丫也始终陪伴左右,目不转睛地看着张明秀照顾小狗,眼中满是关切之情。
不仅如此,就连平日里调皮捣蛋的三丫和年幼懵懂的小五,此刻也对这只可怜的小狗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他们一会儿轻轻地抚摸着小狗的脑袋,试图安抚它受惊的情绪;一会儿又拿着小木棍与小狗嬉戏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小院之中。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一家人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围坐在桌前享用晚餐。
今晚的餐桌上摆着几条新鲜肥美的鱼,大家一边品尝着鱼肉的鲜美,一边谈笑风生,气氛融洽而温馨。
“大丫,二丫,三丫,你们都到了上学的年龄,以前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根本没有钱供你们读书。”
张明秀望着儿个乖巧懂事的丫头,眼睛都红了,接着说道。
“从今以后,娘不但要让你们吃饱穿暖,还要供你们读书识字!”
一听娘说出这番话,几个儿女都心中感动,三个小的反应平平,而大丫二丫却感动到哭!
她们不是娘亲生,一起生活不到两年,然而娘却把她们当亲生女儿看待,如今生活逐渐的好起来,不但顿顿能吃饱,而且天天有荤腥。
娘甚至想着让她们读书,这是红星大队从来没有过的。
解放才十多年,农村人思想还很保守,只会送男孩子去读书,很少送女孩读书的,特别是穷苦人家,女孩子从小就要做家务,哪有空去读书!
如今大丫二丫听娘说让她们读书,她们连忙说道:“娘,我们不读书,省下钱来,还是让弟弟妹妹们读书吧,我们两个去队上挣工分补贴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