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学
这里有好看的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妹妹的话如同当头棒喝让沐安国醒悟过来,他确实只一味忍让妥协了。

这大半年的经历让他觉得应该念书,他需要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引领自己人生的方向。

吃饱饭的大哥很快就睡着了,沐盼晴去了医生办公室。

仗着年龄小卖萌又卖惨,开出了两袋奶粉的批条。

趁着医生不注意,留下一捆菠菜离开了。

童医生忙完手头上的事,回头看到一捆菠菜,无奈地摇摇头,真是个精明的小丫头。

他注意到那家的大人还没来,全靠小丫头忙前忙后。

沐盼晴匆匆赶到百货大楼,买了两袋奶粉。

到了没人的地方,小心的借着挎包放进空间,这年代奶粉可是高档营养品,可不能丢了。

回到医院,刚走上楼梯就听到妈妈呜呜的哭声,那声音!整个走廊都能听见。

沐盼晴赶紧跑进病房提醒了一句,“妈,这是医院,不让那么大声。”

韩素枝的哭声一下子卡住了,姥姥也赶紧说道:“孩子身体弱,你这么一哭,他休息不好。”

韩素枝尴尬地握着大儿子的手,还没等说话,孙副主任提着两瓶水果罐头,两袋奶粉走了进来。

寒暄了两句,正要说单位的处理意见,旁边的三舅赶紧插话,“这是病房,咱们这么多人谈话打扰病人休息,还是到外面谈。”

孙副主任才注意到旁边床位的病人和家属正在看热闹,笑着附和,“那咱们去外面谈。”

沐俊江也起身跟了出去。

韩素枝双眼通红坐在儿子身边一动没动。姥姥也叹了口气,坐在床尾。

沐盼晴一看也没她什么事了,就说道:“姥姥,妈,我先回朱校长那了,明天比完赛再来。”

姥姥赶紧说道:“快去吧,好好比赛,别担心你大哥,这里有我们大人呢。”

韩素枝也用沙哑的声音说了句,“快去吧!别让朱校长着急。”

沐盼晴看到病床边的小桌子上已经有了奶粉,自己买的奶粉就没往外拿,和姥姥、妈妈打了招呼,走出了医院。

好不容易来趟县城,自然是得好好逛逛。

从没来过县城的沐盼晴那是真的逛,她对这个年代的县城充满了好奇。

四处溜达着观察着,看到医院旁边的胡同有人拎着东西出入,就靠近些倾听。

听到一个老太太低声对同伴说道:“这里没换到面粉,还得去一趟造纸厂那边,最近那边没事吧?”

“没听说有啥事,我也得买点玉米面备着,家里的两个半大小子总是喊饿。”

沐盼晴放慢了脚步,远远的跟着两个老太太。

一直看着两个老太太转到造纸厂后身了,才掉头往回走。

看了看太阳,有点西斜了,就去了招待所旁边的国营饭店。

买了一盘价格比较便宜的红烧豆腐,再来一碗米饭,吃得沐盼晴差点流泪。

来了几个月了,第一次吃上白米饭,这时候的米饭真香!

一边揉着有点撑着的胃,一边慢慢悠悠的走向招待所。

在招待所门口遇到才回来的朱校长,把她领到订好的房间门口。

这个年代女同志出门的比较少,沐盼晴一个人占了一间房,朱校长和其他两个学生住的是四人间。

沐盼晴想趁着现在黑市抓的不严,赶紧去换点钱。

等到秋天粮食收不上来,粮价飞涨,农贸市场和黑市就会被严抓严管。她就得老老实实苟着了。

沐盼晴洗漱后早早的睡了。

天才蒙蒙亮,她就起床装扮了起来。

戴上准备好的帽子和口罩,鞋也换上了一双男式布鞋,有点大,脚尖那里还塞了旧布条。

打开窗户,她灵活的翻出窗外,向造纸厂后面跑去。

到了地方,用老办法,跟在一个粗心的男子后面进了黑市。

沐盼晴边走边观察其他人的交易,转了一圈后,锁定了那个翘着二郎腿,被称为大哥的光头男人。

除了他,没人能吃得下自己几千斤粮食。

自己也没机会一点点来卖粮食,只能冒险一次了。

她走到光头男人跟前,哑着嗓子问道:“这位大哥,换粮食么?”

刘运财摸着自己的光头,轻蔑的瞥了一眼面前只露一双大眼睛的小矮个,“你能换多少粮?”

“五千斤。”

“多少?”

“五千斤。”

刘运财噌的站起来,指了指身后的院子,“进去谈!”

沐盼晴默默地跟在后面进了院子,刘运财指着院子里的几把椅子,“坐下谈?”

“不用坐,除了五千斤玉米粒,还有六百斤南边来的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

现在市场上,玉米粒卖两毛一斤,那些菜这边根本没有,我都一毛五一斤批发给你,这是样品,你看看。”

说着从挎包里把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各拿出来一点,外加一个纸包,放到桌子上。

刘运财看了眼蔬菜,才打开纸包,玉米粒颗颗粒大饱满,质量上乘。

点点头,“都是这个质量么?”

沐盼晴淡定的回答:“都一样的质量,验货时,你随便抽样检查。”

“一毛二,玉米我还得加工。”

“就一毛五,便宜不了,咱们有机会再合作。”说完转身就要走。

“等等,小兄弟性子挺急,行吧,一毛五,我少赚点。”

“钱给我八百,零头给粮票、布票、肉票都行。”

“行,什么时候交易?”

“二十分钟后,桥北第一个桥洞下面。”

刘运财点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沐盼晴心里紧张,表面却十分淡定的走出黑市,直到拐了弯才松了一口气。

她飞快的跑到桥洞下,趁着天色有些灰蒙蒙的,赶紧把粮食和蔬菜挪出空间。

黑市的院子里,一个黑瘦的青年一边往板车上放秤和绳子,一边问正在数钱的刘运财:“大哥,那只是个孩子吧,咱还用给钱吗?”

“傻瓜!你没听说过,混江湖的最不能惹的就是老人和孩子吗?没点本事,一个孩子能弄来五千斤玉米,几百斤这边没有的菜?”

“大哥,还是你考虑的周全。”

“时间紧,赶紧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