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学
这里有好看的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徐艺璇当初的确给陈俊生写过纸条,但纸条里的内容是向他请教学习方法的,并没有涉及感情。

同窗三年,徐艺璇记得很清楚,跟陈俊生说过的话拢共也就九十四句。

这种情况别说谈恋爱了,就连做朋友都显得有点先天不足。

然而,就因为主动写了张纸条给他,便被班里某些好事的同学说成写情书,直接就解释不清了。

“对了俊生,高考出分了吧,你考多少分啊?”李勇忽然开口问了句。

陈俊生还没答话,一旁的周小花积极抢答道:“瞧你这话问得,与其关心他考多少分,还不如直接问他志愿填报了哪几所大学呢,预选考试全县第一的人,随便考考都能上本科吧。”

说到高考志愿,某些死去的记忆又开始攻击陈俊生。

当年他为了跟沈晚秋在一起,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江浙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专业。

结果却连中专分数线都没过,消息从县里传回朝阳公社,直接就成了社员同志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陈俊生自然没必要在这酒厂门口把自己的遭遇跟初中同学娓娓道来,笑着岔开话题道:“你们要不要鸡蛋,我这刚从乡下收来的新鲜鸡蛋,还剩十多颗……”

“不要不要。”

周小花以为陈俊生要送鸡蛋给他们,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你从农村运鸡蛋来这卖也很不容易。”

李勇就不同了,上前瞅了瞅木箱里的鸡蛋,转头冲周小花咧嘴笑道:“老同学一片好心,想送几颗鸡蛋给咱打打牙祭,你这么客气干嘛。”

周小花闻言,忍不住瞪他一眼,鸡蛋多贵啊,不年不节不走亲戚的,谁舍得送?

这时,徐艺璇往前几步,微笑着对陈俊生说:“我全要了。”

说完就从兜里掏钱给他:“你明天还来吗?”

“看情况,不确定来不来。”陈俊生模棱两可地回答。

徐艺璇闻言刚想再说点什么,李勇就撇了撇嘴:“做生意这种事,今天有明天没的,不确定性非常大。不过,来酒厂门口卖鸡蛋,终归比走街串巷强。”

他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好言相劝,实际上掺杂了几分“酒厂职工”的优越感,暗戳戳地贬低陈俊生。

“嗯。”陈俊生却点点头表示认可:“小李的提议很有建设性,我会认真考虑的。”

李勇猛地愣住了。

这话听着耳熟啊。

简直跟厂里大领导的话锋如出一辙。

明明我才是端着铁饭碗,处处高人一等的那个,怎么到了这狗日的陈俊生跟前,会莫名其妙矮他一截?

李勇心里恼火,脸上的笑容都挂不住了。

陈俊生微微一笑,他可没空在这跟小李同学做口舌之争,伸手拍了拍车架,示意欣姨上车。

箱子里的鸡蛋全卖完了,今天收益颇丰,两趟买卖,净赚12块4毛6分钱的纯利润。

陈俊生打算赶在太阳下山前进城买点东西。

另一边,李勇趁着周小花和徐艺璇没注意,悄悄走进酒厂保卫科,给值班室的门卫王大春递了支烟。

“春哥,麻烦你帮我个小忙。”

“啥事啊?”王大春憨憨一笑,叼起刚到手的香烟,嘴唇颤巍巍地说:“只要我能帮上,尽管开口。”

李勇掏出火柴划拉几下,先给王大春点上烟,然后凑近他耳边小声嘀咕道:“傍晚在咱酒厂门口卖鸡蛋的那对男女,你帮忙看着点,从明天开始,我不想再碰见他们。”

“这事不难,包在我身上。”

王大春闻言,又是点头,又是拍胸口,直接打包票。

李勇满意的笑笑,掏出兜里剩下的半包“红梅”,作势要塞进王大春的口袋。

可转念一想,这王大春就是个臭看门的,自己作为厂里的物料采购员,找他办事是看得起他,给根香烟已经很够意思了,完全没必要再搭上半包。

甩了甩手腕,把烟揣回自己兜里,拍拍屁股走了。

陈俊生傍晚六点半才骑车进城,这个时间点,普通人按理说是买不到猪肉的。

可陈俊生却有本事割到三斤六肥瘦相间的花肉和五斤板油,捎带着连同家里炒菜要用的粗盐、酱油,洗衣服的肥皂,小姨们洗澡所需的上海牌香皂,他也弄到了两块。

最后还买了罐欣姨和芸姨最爱的“福”牌麦乳精。

“没想到,县一中后门这居然藏着个‘晚集’。”

乔书欣这回是真开眼了。

县中后门的这个“晚集”显然就是个“黑市”,在这里买东西不需要用票,但价格要翻几倍。

陈俊生花起钱来眼睛都不眨一下,乔书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不年不节的,啥样的家庭舍得来黑市买猪肉吃啊?

还有这上海牌的香皂……自从下乡插队以来,很多年都没用过了。

东西是好东西,就是太贵了,竟然要8毛钱一块!

福牌麦乳精的价格倒是挺实在,但对普通农村家庭来说,价钱简直贵上天了,9块5毛钱一罐。

这钱花起来轻巧,挣起来可不容易。

不过乔书欣心疼归心疼,更多的是感觉陈俊生比以前懂事了许多,买东西完全没有凭他自己的喜好,全都按照家里的需求来。

而且,这臭小子买的肥皂、香皂、麦乳精,全都是她和晓芸的心头好。

长大了,知道疼人了。

“干嘛,还在心疼钱啊?”

小乔同志心里揣着事儿的时候,秀眉轻蹙,红润润的嘴唇微微抿着,清秀的五官在朦胧的月光下好看到不像话,晃得陈俊生都有一瞬间的失神。

“花都花出去了,心疼也没用。”

陈俊生只是出于本能多看一眼,却也没逃过乔书欣的慧眼。

她见怪不怪,浅笑嫣然地说:“我在想,你今年要是真落榜了,是不是就想着干个体户,卖卖冰棍和鸡蛋,不打算复读重考了?”

“卖冰棍也就这一两个月的事情,不是长久之计,鸡蛋生意可以长期做,但我主要用来投石问路。”陈俊生说道。

“投石问路?”

乔书欣似懂非懂。

“对,我下乡收鸡蛋,是为了在各个生产队里混个脸熟。”

陈俊生没有卖关子,笑着解释道:“我要让人家知道我是做买卖的,手里多多少少有点钱,方便以后干点大事。”

乔书欣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凑近了悄咪咪地问:“干啥大事?”

……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