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面对着一群武将勋贵们的积极请战,刘禅顿时都懵了。
随后,看着下方两位兵部大员,泰然自若,一股无名之火便从心底而起。
下一刻,一个妙招便从心底而起。
“哈哈哈哈!”
“好!”
“诸将有此气魄,何愁瓦剌不破!”
“于谦,邝埜,你们也看到了,诸将请战,盛情难却。”
“你们兵部从中挑几位统兵之人出来吧,每人每路带多少兵马?”
“给朕一一说来!”
“记住,朕不要听官话套话!”
“朕要的是人,实实在在的人,能领军作战的人!”
“也是朝中积极请战的人,就如此,你们挑吧!”
刘禅说着。
耍小聪明是吧!避嫌是吧!
朕让你避,朕非得把你俩顶到风口浪尖上去!
果不其然,皇帝此言一出,朝中文武,目光齐刷刷看过来。
特别是武将,那目光简直可以称之为炙热。
兵部尚书邝埜心中顿感不妙,避嫌避过头了,接下这么一个得罪人的活。
正欲开口说话挽救一下,于谦便抬手拉了一下他的官袍,随后直接开口:
“既然陛下有此重任,那臣也不矫情了!”
“陛下,臣建议,驸马都尉井源为主将,平乡伯陈怀为副将,率京营三万兵马,火速驰援大同!”
“宣府方向,以五军都督府同知都督王贵为主将,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为副将,率军一万五,支援宣府!”
“至于甘州敌军,陛下可下诏让甘州总督刘广妥善守城,不得出城浪战,即可万全。”
“而辽东,地处偏远,实在是鞭长莫及,可先观局势而后动”
“若瓦剌对辽东是佯攻,那自然无忧。”
“若是猛攻,以至于辽东进退失据,陛下当即刻派遣使者入朝。”
“以大明天子之名,诏朝鲜国王出兵,共击瓦剌,并沿途一路放出消息!”
“西边哈密方向,陛下此刻便要派遣使臣,前往东察合台汗国(亦力把里)”
“告诉他们,瓦剌鞑靼等部众,已倾巢而出,大明允诺,只要东察合台汗国出兵,袭击瓦剌鞑靼后方王庭,与大明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击败瓦剌之后,瓦剌部之疆域,大明将拱手相送!”
于谦说着。
听完于谦所言,文武百官是连连点头。
妙啊!
而刘禅听完,除了连连点头之外,更是直接从口中迫不及待的蹦出一句:
“爱卿,你会写出师表吗?”
回来了,一切都回来了。
这种熟悉的感觉,这种安心的感觉。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刘禅听着于谦所言,这种无比熟悉的感觉全都回来了。
出兵救援,给大明后续主力大军的调动争取时间。
辽东路远,就先观局势,若进退失据,则让大明附属国朝鲜出兵夹击。
西边哈密,给予那东察合台汗国以重利,让他们出兵去抄瓦剌的老窝。
看看,原本瓦剌四路大军来犯,三言两语之间,已然是被尽数化解了。
所以,刘禅才会有此一问。
安心,太安心了!
“啊?”
面对皇帝突如其来的一问,那莫名其妙的言语,于谦顿时愣了一下。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会不会写出师表和现在局势有毛关系啊?
“就是大汉诸葛丞相出兵北伐之时所著的出师表!”
“爱卿会写吗?”
“朕观爱卿所言,胸中亦有丘壑,三言两语之间,便已成破敌之势!”
“岂不是如相,咳,如诸葛丞相那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刘禅兴致勃勃的说着。
“陛下,陛下所言,臣愧不敢当。”
“诸葛丞相那是何等人物,那是我等人臣之楷模!”
“拿我于谦和诸葛丞相比,那就是繁星如见皓月,驽马如见麒麟啊!”
“臣心中唯余钦佩敬仰,再不敢有其他念想。”
“至于武侯之才,更是千倍万倍胜我于谦!”
“三分天下,据蜀北伐,仓禀足而兵甲精。”
“以一州一郡之力,打的虎踞九州的曹魏不敢有丝毫言语!”
“有武侯一人在,则雍凉不敢卸甲,中国不敢释鞍!”
“一国畏一人,陛下见过这样的事吗?”
“诸葛丞相,实乃天人也,陛下还是莫要调笑于臣了!”
“臣实在是愧不敢当!”
于谦拱手说着。
谁料,于谦这几句话,简直是说到刘禅心头上了。
那家伙,简直比魏贞夸自己的时候还要高兴啊!
一国畏一人,武侯在,雍凉不卸甲,中国不释鞍!
问刘禅有没有见过?
那肯定见过啊!
就是因为亲眼见过,所以刘禅才格外尊敬和思念相父啊!
可以,可以!
很好,很好!
这于谦可以,可用!
他刘禅不仅要用,还要重用!
说话又好听,能力也还行,虽然可能还比不上相父。
但已经是刘禅在朝中接触以来,能力,胆气,性格最为出众的臣子了。
就是不知道军政方面如何?
但其身为兵部右侍郎,想必应该也不差!
“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刘禅大笑道。
这笑声听在朝臣耳中是一脸莫名其妙。
这怎么回事,这怎么一提诸葛亮,一夸诸葛亮陛下就这么高兴。
这架势,简直比打了胜仗还高兴啊。
“爱卿,你不必妄自菲薄啊!”
“虽然可能比诸葛丞相差一点,但朕相信,爱卿的本事也是朝中数一数二的!”
“所以,朕才想问问爱卿到底会不会写出师表?”
刘禅笑着开口。
皇帝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要是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那还是趁早回家好了!
这要是还继续待在奉天殿,高低被卖了都还得替别人数钱。
陛下此言再出,一时之间,就连邝埜,都带着十分羡慕的眼光看着于谦,恨不得捶胸顿足。
早知道谏言无罪,自己当时就该跟着于谦一块出来谏言!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后悔啊!实在是后悔啊!
“陛下,臣自问还是通点文墨的!”
“这出师表,臣应该会写!”
于谦点点头。
“会写?”
“会写好啊!”
“来人,传朕旨意,命兵部右侍郎于谦,为我大明北伐行军总管!”
“都督北地诸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