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如意产后身体极度虚弱,却不得不强撑着照顾孩子。每到深夜,孩子的啼哭声都会准时响起,她便在昏昏沉沉中起身,抱起孩子轻轻摇晃,哼唱着不成调的摇篮曲。冬日的夜晚格外寒冷,破旧的棉被难以抵御严寒,她把孩子紧紧裹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为孩子取暖,而自己的手脚却冻得麻木。
为了节省开支,凌如意省吃俭用。家里的饭菜总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常常是咸菜就着稀粥,她舍不得吃一口有营养的食物,都留给了孩子和丈夫。有一次,念家龙看着她日渐消瘦的面容,心疼地说:“你也吃点好的,别把自己累垮了。”凌如意却笑着摇摇头:“我没事,孩子还小,需要营养,你捕鱼也辛苦,得多吃点。”
白天,凌如意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想办法挣些微薄的收入。她向邻居借来一些针线和布料,开始给村里的人做些缝补和刺绣的活儿。她坐在昏暗的房间里,一坐就是一整天,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针线,生怕出一点差错。长时间的劳作让她的眼睛布满血丝,手指也被针扎得伤痕累累,但她从不抱怨。每完成一件活儿,她都能得到几毛钱的报酬,虽然不多,但她却十分满足,因为这都是支撑家庭的希望。
然而,生活的压力还是让念家龙渐渐变得消沉。捕鱼的收入不稳定,家里的债务又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开始借酒消愁。每天晚上,他都会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家后倒头就睡,对凌如意和孩子也越来越冷淡。凌如意看着丈夫的变化,心中十分难过,但她还是选择理解和包容,她知道丈夫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有一天,念家龙喝醉后回到家,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油灯,火苗瞬间蔓延,差点烧到了摇篮里的孩子。凌如意惊恐地尖叫起来,她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抱起孩子,然后和邻居们一起扑灭了大火。看着被烧毁的屋子和一片狼藉的家,凌如意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未来的路又在哪里。
但在绝望中,凌如意依然没有放弃。她决定带着孩子去镇上,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她背着孩子,走了十几里的山路,来到了镇上。她挨家挨户地询问,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有些店铺老板看着她带着孩子,面露难色,但凌如意并不气馁,她向他们诉说着自己的困境,表达自己的诚意。终于,一家小饭馆的老板被她的坚持打动,同意让她在店里帮忙洗碗、打扫卫生。
在饭馆里,凌如意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刻都不得闲。她要洗碗、擦桌子、扫地,还要帮忙招呼客人。孩子就放在角落里的一个小摇篮里,她只能趁着空闲的时候,跑过去看一眼。有一次,孩子突然生病了,她心急如焚,却无法立刻离开工作岗位。她只能拜托旁边的邻居帮忙照顾一下,等忙完了手头的活儿,才匆匆带着孩子去看医生。
尽管生活如此艰难,凌如意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她告诉自己,只要自己不放弃,就一定能等到生活好转的那一天。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困境中坚守着,为孩子和丈夫撑起了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