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陆老头的话,陆叔轩羞愧的低下头,也没敢开口。
他这会也明白,他犯了大错,只希望陆老头能轻饶了他。
可惜,这会有陆正田哼哼唧唧的看着陆老头,陆老头只好对着他说道:
“三小子,你这次做的太过,爷只能惩罚你,以儆效尤。
从今日开始,家里的猪草都交给你来解决。
还有,秋收的时候,地里的活,你要跟大人干的一般多。”
此话一出,李巧娘这个当娘的心疼了。
她赶紧对着陆老头说道:
“爹,三儿今年才七岁,刚学会下地干活。
让他每天打猪草,那是他自己干错了事,受这份累也是应该的。
可跟大人一样在秋收干那么多的活,会累坏的。”
“老大媳妇,那你说怎么办?
老大今年还要参加院试,争取考中秀才。
除了报名费,到现在,食宿和车马费,还差半两银子。
这些银子,可都要秋收后卖了粮食才能凑齐。
咱们家,一个铜板都要花到刀刃上,绝对不容许浪费。
你要是觉得三小子不能干那么多活,就把这份银子补了。”陆老头冷声道。
说完,他还看了陆正田一眼。
被亲爹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对陆正田来说,完全不在意。
可对亲爹话中的意思,陆正田可就很在意了。
他看向陆老头,开口道:
“爹,我记得,大哥院试需要的钱粮应该早就已经准备齐了。
您现在说,还差半两银子,难道报名费涨了,或是还没到考试时间,住宿和车马费都涨价了?”
问完这话后,不等陆老头说什么,他接着说道:
“等到秋收后,我正好要去一趟府城。
到时候,我问一下,看到底什么费用涨了,还一次涨半两银子。
不过,咱们府城这么多年来,好像科举考试的报考费用一直没变过。
至于食宿费这些,完全可以等到时间快到了,再看有没有涨价。
想来,您说大哥还缺半两银子,应该是记差了。”
随着陆正田这话说完,因为不开口切身利益就要受损了,陆正江也赶忙说道:
“二哥,爹肯定是因为叔轩干错事,气糊涂了。
也是,最少六钱银子的书,他也敢动手撕,胆子也太大了。
我看,就是应该多安排点活,磨磨他的性子。”
听到两个儿子的话,陆老头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发现了。
其实,陆正林这个大儿子,没有欠报考院试的钱粮费,也欠不了。
他说的半两银子,是听老大无意中提起过,交半两银子,就能去参加一次有什么大人物会去的文会。
到时候,不光能从同去的人口中得知主考官的不少消息,还能试试看,会不会让大人物看中。
当然,那个文会,老大就是一说,是他记在了心里。
他家老大并未说过,一定要花银子参加文会。
可这马上要进行院试,他也想让自家老大增加点胜算。
让老大考中秀才,可是他惦记了,也盼了半辈子的事。
这么想着,陆老头有些头疼。
他家老二和老三,因为老大考了这么多年,看不到希望,就连给老大支付报考的钱粮,也是嘟嘟囔囔会抱怨好久。
他要是说,想花费半两银子让老大参加文会,这个家得散。
就在陆老头想着这些时,李巧娘眼神闪烁的看了他一眼。
而一旁的陆正田和陆正江发现李巧娘表情不对,悄悄地交换了下眼神。
接着,两人就异口同声道:
“爹,既然大哥的事情您记错了,那咱们就不提那件事。
现在,还是说说叔轩吧。
您要是不惩罚他,往后家里的小子丫头干错事,您也要一视同仁。”
随着这话说完,陆老头脸色顿变,开口道:
“我说了,让三小子跟大人一般干活,已经是惩罚了。
放心,等秋收,我一定让他认识到错误。”
此话一出,李巧娘心疼的差点脱口而出:她付银子,她家儿子不干那么重的活。
不过,最后关头,李巧娘还是忍住了到嘴边的话。
而陆叔轩,则是握紧了拳头,满脸的不服。
就在这时,一进屋就跑去桌子旁,准备趁机先把《三字经》看完的陆承安,突然开口道:
“爷,咱们家的《三字经》,以前都有谁看过?
我怎么觉得,咱们家的人都不爱惜书本。
看看,这边书页上的墨都晕开了,是沾了水还是沾了口水?”
边说着,陆承安边啧了声,感慨道:
“就这本《三字经》,放到外面,现在连四百文都不值了吧?”
听到陆承安的话,陆老头马上来到他跟前。
接过陆承安手里的书后,陆老头慢慢的翻看起来。
越看,他心头的怒火越盛。
“说,这是谁弄得口水?”陆老头吼道。
听见这话,陆仲全被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眼神满是害怕和无助。
“爷,我刚才听大哥讲书上的内容,听的睡着了。
不小心,就把口水沾到了书上。”陆仲全抬头看向陆老头,赶紧认错。
不过,认完错,他就瞪了陆承安一眼。
见状,陆承安马上对着陆正田说道:
“爹,二堂哥刚才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他该不会恨我刚才没隐瞒,将书上沾了口水的事说出来吧?”
一听这话,陆正田马上说道:
“承安,你小子不用怕。
要是谁因为这事找你的茬,你爷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你爹我以前在你大伯学习的时候,拿起桌子上的书看了一眼,连个手指印都没有印上去,就被打了一顿。
现在,家里的《三字经》这本书,算是砸到咱们手里了。
往后,即便有什么需要卖书的紧急情况出现,咱们家的收入也会少六百文。
你爷即便是让你二堂哥认识错误,也会教训他一顿的。”
随着陆正田这话说出,陆老头可以说是不想打一顿大房的两个孙子都不行。
此刻,别说陆正田,就连陆正江,那也是紧紧地盯着他看。
被这样的眼神看着,陆老头一下想起了自家三个儿子小时候。
那时,老大可能是太过爱惜书,不让老二和老三看书也不让他们摸。
但凡谁动了他桌子上的书,那就是来找他告状,让老二或是老三得一顿打。
现在,老大家的两个儿子可以说是损坏了一本书,他不打一顿,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