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现在外面什么情况,你跟我说说吧。”
马皇后揉了揉眉心,此时也只感觉头疼。
现在的局面肯定糟糕,朱元璋那个性子压根收拾不了这个局面,马皇后很清楚,常氏的事情一爆出来,淮西集团就会和朱家产生信任危机。
人与人之间,信任一旦崩塌,再难修复。
“母后,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朱樉巴拉巴拉的从头讲起,马皇后越听,眉头皱得越紧。
马皇后知道事情很糟,但不知道已经糟糕到了这个局面了,看来朱雄英那一跳,引爆了朱元璋与淮西的雷点了。
自朱元璋御极以来,和淮西集团也多又不和,甚至淮西将领聚在一起喝个酒,都会有御史弹劾他们结党隐私。
朱元璋扶持文官,制衡淮西,名为制衡,实为打压,江南集团就是朱元璋用他那半吊子的平衡之术扶起来的。
淮西对朱元璋也多有不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心也不是一天就凉了的。
朱雄英这一跳,淮西没有信任朱元璋,且帮着朱元璋说话,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马皇后吩咐道,“老四,你带着太医拿着东西去一趟曹国公府,代表我去看一下九江,然后跟曹国公说这个恩情,我马秀英记下了。”
“是,母后,儿子这就去。”
朱棣放下了朱雄英,行了一礼,马上去办。
这是马皇后自己的恩情,跟朱家无关。
朱棣也明白马皇后这话的意思,李景隆这小子只要不作死,荣华富贵,高官厚禄是少不了了。
马皇后的人情啊,啧啧,李景隆做出了此生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啊。
“老三,你去密告魏国公徐达,就说今晚可能有大事发生,让他别睡。”马皇后继续安排。
马皇后还不确定后续情况,只能先保险一点做安排。
“是,母后。”朱棡领命,也去办了。
马皇后揉着眉心,“老二,你去见一趟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告诉他,不管陛下给他下了什么旨意,都不许动,一切后果本宫承担。”
马皇后担心朱元璋会下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抓了蓝玉或者是常家人,到时候事情越闹越大,届时也就越难收场。
“是,母后,您也好好休息。”朱樉领命也退下了。
朱樉很清楚,自己母后不死,大明的真正话事人永远不会是朱元璋。
马皇后不死,朱元璋永远只是朱重八。
“奶奶,你真的觉得陛下还适合再做皇帝吗?”朱雄英坐在床上,握着马皇后的手说道。
马皇后听后,没有多想,只以为朱雄英是在说出了这事儿之后,淮西还能不能支持朱元璋做皇帝。
“不能又如何呢?当今之域中,终究是朱家之天下,奶奶是朱家的媳妇,再怎么样都不会让朱家的江山亡了的。”
为了江山重回汉家手里,华夏死了多少儿郎啊,这时候如果江山动摇,北元趁机而入,神州陆沉就在转瞬之间。
元末乱世才过去多久?不能再来一回了。
朱雄英回答道,“可是……不是只有陛下一人姓朱啊。”
马皇后一愣,朱雄英这话是什么意思?
废立皇帝吗?朱雄英想现在就上位吗?
“雄英,你想说什么?”
朱雄英垂下眼眸,擦了擦即将涌出的眼里,“孙儿想说如果当年不是陛下做皇帝,母妃是不是就不会薨得那般早,她才二十三岁,雄英和弟弟妹妹们是否也不会从小就没了娘。”
这话一出,仿佛一根刺扎在了马皇后的心上。
“自古红颜多薄命,如果真有如果,或许你们不会那么早没了娘。”马皇后紧紧握着朱雄英的手。
朱雄英抬眸看向马皇后,“所以,已经错过一次了,还要再错下去吗?”
马皇后挥了挥手,让侍女们都下去。
紧接着才说道,“让你爹即位,恐怕也不行,这件事情解决不了,他们俩都不适合再掌权,否则必然寒了人心,而你又还太小,眼下并无两全之法啊。”
马皇后考虑得比朱雄英想得多。
如果废太子,另立太子,马皇后想都没想。
就算不为了朱标,也要为了朱雄英。
居嫡长者,必正储位,这是大明的规矩。
“奶奶,你有武曌之才,无武曌之野心,值此非常之时,孙儿觉得奶奶有必要进位九五,称朕建制。”
朱雄英很认真的对马皇后说道。
从岁月长河中看到的未来,朱雄英在想,如果大明刚开始就是马皇后登基,或许大明会是另一个模样。
自己的母妃不会死,自己的弟弟不会成为废物,大明嫡长子所出的嫡子,临了只有一个吴庶人的称号。
自己的妹妹也不会落得个那般惨状。
眼下,或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马皇后瞪大眼眸,“雄英,你说什么?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些话是谁教你说的?”
劝进!
朱雄英竟然劝进自己。
朱雄英摇摇头,“没有人教孙儿,只是奶奶你可以想想,如果此刻是你掌权,江山依旧,淮西的诸位叔叔伯伯们仍然会忠心为国,能得善终,皇叔们不会有意见,群臣不会有意见,这不是最好的结果了吗?”
听到这话,马皇后沉默了,“这……”
朱雄英说的很对,如果是马皇后掌权,估计真是人心所向了,淮西会支持这位大姐的。
马皇后嫁给朱元璋,才是嫂子,朱元璋才是大哥。
如果放弃了朱元璋,朱元璋就是那个臭要饭的朱重八,而马皇后依旧是大姐。
朱雄英见到马皇后没有直接拒绝,于是直接起身,行了一个大礼。
“为江山社稷计,为天下臣心计,孙儿雄英,请皇奶奶登基!”
此时此刻,朱雄英对马皇后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从平日里亲昵的奶奶变成了代表着皇家正统的皇奶奶。
这个称谓不仅显示出他对马皇后地位的尊重,更表明了他此刻所提出请求的郑重其事。
“这是下下之策,且看看接下来的局面的,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做第二个武曌。”
不想做,不代表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