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爷爷那儿听闻即将面临升学考的消息后,何晓星之前的悠哉生活瞬间被按下了停止键。
之前徜徉在文字海洋里的惬意时光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场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的学习冲刺。
虽说在星际时,何晓星曾自嘲为 “文盲”,可在长期的维修组装工作中,她已然构建起一套独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事体系。
然而,此刻摆在她面前的这个时代的学习体系,却像是来自另一个维度的陌生世界,与她原有的思维大相径庭。
这就意味着,她不仅要如同海绵吸水般吸纳全新的知识,还得小心翼翼地将星际的知识暂时尘封起来,生怕两者在脑海中发生 “碰撞”,搅乱她的思绪。
在这个宛如 “重塑自我” 的过程中,何晓星遇到了几只“拦路虎”。
首当其冲的便是政治,政治就仿佛是一片神秘而又迷雾重重的森林,让她深陷其中,难以找到出口。
曾几何时,阅读小说时,那些优美的文字如同灵动的音符,在她心间奏响美妙的旋律,令她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可如今面对政治课本上的文字,却好似被施加了某种神秘的咒语,每个字都清晰可辨,可一旦组合在一起,便化作一团团晦涩难懂的谜团,让她头痛欲裂。
幸好,何晓星的记忆力出众,理解不了,那么死记硬背还是可以解决它的。
然而,当这股 “死记硬背” 的劲儿碰上数学,却如同泥牛入海,没了用武之地。
这个时代的数学解题方式,简直让何晓星大开眼界。
初中的数学题她看过一遍后,对于她来说太过于简单了,许多题目答案简直就是 “一目了然”,可偏偏按照考试阅卷的要求,必须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而且每一步都得遵循严格的规范,稍有差池,便会面临扣分的 “惩罚”。
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为例:题目给出两个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何晓星一眼就能判断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当要她书写证明过程时,她却犯了难。
明明全等了,还证明个什么劲儿,真是搞不懂。
而在语文学习上,阅读理解部分成了她难以跨越的一道鸿沟。
以往在星际,信息获取大多依赖于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于文字的理解也相对直接明了。
可这个时代的语文阅读理解,却像是一场充满谜题的游戏。文章中常常蕴含着各种隐晦的情感、复杂的修辞手法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需要读者去细细揣摩、品味。
比如有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散文,文中写道:“那片金黄的稻田,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大地母亲温柔的笑容。”
何晓星初读时,只觉得文字优美,可当题目问到 “请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时,她却愣住了。
什么感情,为什么要分析,作者当时写的时候一定是带了感情吗?那他当时万一没带感情写的呢,万一就是路过感叹一句呢?
就算是作者当时带了感情,我怎么能知道他当时的感情是什么,我只知道我现在的感情是什么。
面对这些接踵而至的难题,何晓星的内心一度抓狂。
家里能辅导她功课的只有她妈妈林婉清,可是林女士已经在她每天十万个为什么的提问下逐渐向着河东狮吼进化,越来越暴躁。
何晓星怕自己再和林女士耗下去,估计林女士对她的爱慢慢会消失。
因此她决定还是去学校吧,暂别林女士,让妈妈的爱重新回归,也让围观的爷爷奶奶不必每天血压飙升。
还有闭门造车终究是不行的,学校里的老师,毕竟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丰富,或许能够解决她的十万个为什么。
于是,距离升学考试只剩下半个月的时间,何晓星时隔许久再次踏入了初中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