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学
这里有好看的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二人一如往常,参与朝会。

宫门大开。

李世民率一队轻骑出现。

李建成两人已经知晓他的意图。

“秦王,你敢在宫中伏杀本太子?!”他怒目圆睁。

李世民叹息一声:“皇兄,此生世民负你,来世定当做牛做马,以此谢罪!”

李世民被册封为皇太子。

他在朝期间,虚心纳谏。

听取群臣意见,开创了真正的大唐盛世。

……周延那边,他正刷着短视频。

忽然传来提示。

他的任务已经完成。

获得了万佛阁藻井的奖励。

“在哪呢?”他开始浏览新闻。

输入阁藻井几个字。

没有半点反应。

“果然是运气啊。”他苦笑一声,怎么可能刷几条短视频就能取回国宝呢。

然而就在这时。一条新闻冲上热搜。……

【昨日凌晨,费城博物馆遭遇火灾,部分文物受到波及。】

【幸好,旁边一家中餐馆员工及时发现,才未酿成重大损失。】

【为了表示感谢,博物馆馆长主动归还原属于华夏的万佛阁藻井……】

……

“真的还了!”周延震惊。看来。

刷短视频真的能够获得奖励。

他心头大喜。

继续刷了起来。

可是,积分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

【“今天我死了,以后有很多的人会替我报仇!”】

【她躺在铡刀下,大声对敌人说:“死有什么可怕的!”】

【“生的伟大,死得光荣!”】

*

【被关在渣滓洞这口活棺材里已经五百多天了。】

【面对敌人的威逼,她早已准备赴死。】

【“头可断,血可流,我们的意志是敌人永远无法打垮的!”】

【她牺牲在黎明前……】

*

【当时她二十岁】

【面朝太阳,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轻蔑地笑着】

【顶天立地这个词瞬间就具象化,灵魂的伟岸真的让人敬佩不止!】

……

汉王五年。

刘邦欲废吕雉的儿子刘盈。

立戚姬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此事,吕雉自然是第一个不答应。

自己为正宫,所生子嗣,自然为太子。

况且刘盈从小饱读诗书,胸怀天下,日后必定能成明君。

于是,吕雉跑去未央宫,她说:“陛下,正所谓君无戏言。您朝令夕改。臣子该如何看待?”

此时,天幕中正倒映出忠烈女子。

她们不畏强权,敢于为国家所抗争,这更加坚定了吕雉的决心。

纵然自己不是皇帝,但哪怕是为了国家社稷也绝不退让半分。

刘邦说:“群臣所向,朕有何办法?”

吕后嗤笑道:“是吗?那么我们就听听所谓的民心吧。”

此后她收服了张良,又请来了商山四皓站在刘盈身后,买通满朝文武,让所有人都站在刘盈这边。

刘盈继续做太子。

吕雉统治期间,尊崇黄老之学。

奉行无为而治的方针。

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支持汉惠帝废除挟书律。

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颁行《二年律令》,维护夫尊妻卑的原则。

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忠贞之士,皆化作亡魂!”

“这是弱国导致的!”

“我等不可重蹈覆辙!”

看到这一切。

武则天目眦欲裂。

她大手一挥:“从即日起,捉拿叛逆!凡是对我大周有二心的臣子,皆处死!每一位臣子都可以上书!”

一时间,朝堂之上。

文武禁言。

唐朝掀起了一股告密之风。

武则天重用酷吏,大量无辜臣子身陷牢狱之灾。

他们有苦不能言,凡是有一点不妥之处,都会被定罪。

人人自危。

……

南北朝一处村庄当中。

花木兰撕下一张告帖,拿回家中。

她告诉父亲:“我要替您参战!”

老父亲一下子就急了。

“你只做过几年女红,我不准!”

战场上生死眨眼之间。

一不注意,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恰逢此时,天幕出现。

上面的女子无比忠烈,相比于男儿,不曾有丝毫落后。

这更加坚定了花木兰的决心。

……

【在一群暴徒中间,有一个女子巍然挺立】

【他们用枪顶着女人的头】

【“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向我们悔过,我们立马放了你!”】

【她眼神坚定,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乡亲们,无论是敌人的枪,还是刺刀,都无法让我们屈服!”】

【“今天死我一个,未来还有千千万万个我!”】

【“不要哭,不要难过,不要低头!”】

【“人民终究会胜利的!”】

【她从容转身,一步步走上刑场,脸上还挂着傲气……】

……

建文元年(1399)

路上,田野里,皆是骸骨。

百姓饿死、四处征兵、藩王割据。

远在边疆的朱棣开始讨伐建文帝,试图夺取帝位,朝廷也大肆抓壮丁。

唐赛儿看着这一切,心头悲愤。

“凭什么?”

“凭什么当权者一张嘴!”

“百姓就要遭殃!”

她抬起头,看向天幕,上面的女子都是好样的,她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死。

为的是人民。

不是朝廷。

于是,她举起大旗,建立白莲军。

“朝廷不让百姓活!”

“我们就反了!”

唐赛儿也不怕死。

【死我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我!】

【人民终究会胜利的!】

这句话不断在她的心头回荡着。

……

显庆四年(659年)

长孙无忌看向天幕,心中不禁悲哀,自己从唐太宗开始,一心为民,从无二心。

然而,却屡次遭到朝廷人陷害。

他喟然长叹:“英烈女子,我实在佩服!”

“不过,我等连舍生取义都做不到啊。”

此时的他,遭到许敬宗、李巢等人排挤,称其欲图谋反。

唐高宗判他流放,全家遭贬。

“不!”

“我为何要死的如此不堪?”

那天空中的女子都能以死明志,自己就要白白遭受屈辱?还要拖累家人?

绝不可能!

大丈夫死又何惧!

他留下一封血书:“望高宗善待我家眷。他们是无辜的……”

写完,他从侍卫手中夺过了长刀,事发突然,无人预料到这一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