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学
这里有好看的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也不算主动约,是媒人暗戳戳找她的时候,她没拒绝。

约在了下午下班。

她照常去上班。

纺织厂的手套工一个月有二三十块钱,她是临时工,一个月十五块钱。

别看少,她还是很需要这十五块钱的。

就这日复一日地织手套琐碎、机械又无聊,很多人不喜欢。

她倒还好,能放空大脑,让人闲起来,听女工们讲那些家庭八卦,有种沉浸生活的感觉。

她没什么大志,安安稳稳生活就好。

可张家显然不打算让她安稳,除非她愿意被吸干了血。

她已经被榨干过一次了,怎么会愿意第二次?

路上,进国营饭店买了肉包子,豆角猪肉的。

豆角很多,一粒一粒给切碎了,很有嚼劲,口感也脆。猪肉金贵,但放得也不少,香喷喷的。

包子皮是手工大皮,是那种机器做出来再精美也没法代替的口感。

还有小麦的清香,面皮的煊软,猪肉的醇香,豆角的清脆,多重滋味交叠。

顾莹莹总是一边心疼钱,一边花钱买,往往默念“人生在世不过吃喝二字”,一不小心嗝屁了,啥也没有。

这一想就想到了她悲催的前世。

存款虽然不多,也有几十万呢!

存在账户里,想着年底就付首付,赶上房价下跌那波,谁知道……没有以后了!

这样一想,她又狠狠咬了口大包子泄愤。

她还要了杯豆浆,跟豆腐一起磨出来的,醇香浓厚,原味十足,没任何工业的味道。

快要吃好了,饭店里突然吵嚷起来。

服务员直接把手上的包子扔回笼屉:“不卖了不卖了,卖谁都不卖你们,老要饭的和小要饭的。”

窗口边上站一老太太和两个孩子,老太太单手叉腰,另一只手指着服务员责问:

“你凭什么不卖?你算老几,这有你说话的份儿吗?叫你们经理出来!我倒要问问现在国家的饭店,是都要吃人血馒头了不是?”

老太太语气激烈,大有“你敢多说一句,就能拿大柄勺砸你脑袋”的架势。

边上两个小孩子,一男一女,看着四五岁,眼神很凶,跟小狼崽子似的。

服务员抱着胳膊,翻了个白眼:“你管我算老几,我说不卖你,就不卖你。”

这话一下子跟戳了火盆子似的,点燃了老太太的怒火。

老太太骂骂咧咧,一句比一句难听,服务员忍不了,走出窗口想跟老太太动手。

那俩小孩子伺机而动,逮着服务员的左右手一人咬了一口,疼得服务员嗷嗷叫,一巴掌想挥开又没成功。

老太太见状冲上去,左右开弓,给服务员两耳光。

闹成这样,经理姗姗来迟。

好不容易把闹成一团的人拉开,老太太再次火力输出:“我儿子在外保家卫国,你们在这欺负他老娘孩子,居心何在!”

问得经理汗涔涔的。

其实,顾莹莹发现,这经理一看见老太太,脸色都有些变了。

“这老太太和俩孩子,出了名的。这服务员惹谁不好,惹她。”

“老太太很出名?”顾莹莹看向说话人,是一个不认识的女同志。

这女同志热情得狠,给她科普老太太战绩:

给邻居三代干趴下,绕着他们走;

大闹供销社,愣是叫人赔礼道歉;

路上一只狗两声都给它骂到自闭;

……

“总之,是一绝对不好惹的主儿。她那俩孩子,老师都头疼得很。”

顾莹莹想了想,说:“其实这样也挺好,不会被人欺负。”

虽然横了点,和她打交道的都头疼,但不会被人欺负,孩子也很有安全感。

对面的女同志愣了一下,笑了:“说的也是。你这个同志有意思,交个朋友?”

说着伸出手来,“我,徐文娟。”

顾莹莹迟疑片刻,回握上去:“顾莹莹。”

徐文娟:“还挺谨慎。”

又看了一会儿热闹,看了下墙上的挂钟,顾莹莹得去上班了,徐文娟表示还要再看会儿。

于是顾莹莹说了声“抱歉”,匆匆起身去上班。

她走的时候,国营饭店的经理还在处理这个事,焦头烂额的。

快走到厂子门口,听见有人喊她,是徐文娟。

“好巧,咱俩一个厂子,咋没见过你?我在人事科,你在哪儿?”徐文娟问。

“我在车间。”

“行,你中午在食堂吃饭不?”徐文娟热情拉着顾莹莹,“我给你讲后续。”

还是挺想知道这个八卦的。

顾莹莹同意了。

去车间路上,她忍不住扶额,看来八卦真是让人忘记了戒备。

午饭时,徐文娟拉着她吃饭。两人各打了一份菜,然后徐文娟建议每人把菜分成两份,分着吃,这样每个人有两个人菜吃。

徐文娟打的是地三鲜,顾莹莹打的是西红柿鸡蛋,因为地三鲜费工夫,鸡蛋难得,最后两个菜价格上差不多。

她没多想就同意了。

她不知道,这一举动落在徐文娟眼里,直接加好多分。

因为她以前也和别人这样提议过,对方支支吾吾,要不不乐意,要不假意同意最后却说三道四的。

都觉得她这样想多占便宜。

天知道,她只是觉得每顿饭只吃一种菜好单调,可买两个菜,又贵又浪费,不划算。

顾莹莹好说话,徐文娟讲八卦都带劲了许多。

早上那老太太和俩孩子最后成功吃到一顿免费早餐,那服务员还得道歉。

徐文娟:“肯定有人觉得老太太想占便宜。”

这食堂的地三鲜好吃,黏黏糊糊又不会甜腻,顾莹莹吃完一口,接道:“那有什么,落着的实惠才是真实惠。”

徐文娟眼睛一亮:“有道理。”

她实在喜欢顾莹莹,话痨一下子就犯了。

而听了一耳朵八卦的顾莹莹觉着吧,八卦真的是戒备心最大的敌人。

下午的车间挺热闹,原因无他,要选人参加厂子里的中秋合唱演出。

参加演出就得排练,大家都怕耽误自己的事儿,车间长动员了好一会儿,也没人报名。

“每个车间必须出俩人,你们都不同意,就抓阄了。”车间长无奈想出这个办法。

有人仍是不很乐意:“车间长,你直接点名呗,点到的还敢不愿意?”

车间长又不是傻子,明摆着大家都不乐意,她点名可是把人都给得罪了。

所以,她没好气瞪了这人一眼:“赵桂花,再有意见,我第一个把你名字写上。”

“别别别,抓阄就抓阄吧。”赵桂花赶紧服软。

车间长:“还有人有意见没?”

本来还有意见的人怕再说,就被写上名字,得不偿失,纷纷不再说话。

车间里一共二十四个人,选两个人,真要抓阄,概率其实小得可怜。

果然,顾莹莹打开纸条,是空白的。这种事不中奖也挺好的。

抽中的人唉声叹气,但也没法子,公开透明的抓阄,谁也说不出别的话。

以为这个事就这么过了,下班有人偷摸过来找她:“莹莹,我想和你商量个事,你能不能替我参加这个合唱汇演。”

继续阅读